追忆金川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罗从兵(上篇)

2022-07-01 16:29:00   微阿坝

初心,始发于太阳河

──追忆金川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罗从兵(上篇)

一本翻得破旧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手册》端正地放在衣兜里;

一双沾满泥土的雨靴整齐地摆在角落上;

一件满是划痕的雨衣孤零零地挂在办公室;

殉职当天,他嘱托妻子新买的布鞋带来了,他人却走了……

5月16日,金川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从兵同志在率队检查“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中,因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39岁,奋斗的身姿,永远定格在乡村振兴的梨乡画卷中。

年轻的生命之火倏忽熄灭,76岁的老母亲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后几度晕厥,携手半生的妻子哭干了泪、悲恸嘶哑,还在读小学的儿子再无慈父怙恃……从原太阳河乡到原马尔邦乡,从马奈镇再到县交通运输局,亲戚朋友、生前的领导和同事无不哀婉,他曾工作服务过的基层群众自发组织在街头等候,噙着泪水、捧着鲜花,送他最后一程……

生也金川、逝也金川,怨别离,壮志当遂平生意。

埋骨青山、泪洒碧空,盼归来,百姓谁不爱好官!

为发展,知难不畏难

2003年底,21岁的罗从兵泪别父母,欣然赶赴金川县原太阳河乡担任团干兼林业员。

“妈,儿子当了公家的人,要出远门了。”罗从兵的声音哽咽了。

“那就去嘛,公家的事耽误不得。多带些衣服、干粮,路上别喝冷水……”母亲抚摸着他的头,终究是背着他把不舍的话和着泪水往心里流。

金川县当地人习惯把贯穿金川全境的大渡河县城下游流域称为“下河”、县城上游流域称为“上河”。在大家眼中,无论“上河”“下河”都是温暖和煦、物产丰饶的河谷平原,而太阳河地区是远在“上河”之上的山沟沟,素来以气候恶劣海拔高、坡陡谷深条件差著称,是真正的苦寒地方。

怀揣着亲人的牵挂,为了党的事业,罗从兵把对家乡、对亲人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把博大无私的爱献给了更广阔的大地和人民。

颠簸的车载着他,向深沟峡谷急驶而去。车窗外,奔腾的太阳河注入大渡河,两岸雪山高耸、林海苍茫……罗从兵热爱太阳河的山山水水,但此时却顾不上欣赏这高原美景。伸向远方的莽莽苍苍的路,多么像人生之路。回顾过去的路,思谋未来的路,他的心早已飞向了太阳河乡的父老乡亲。

罗从兵到了太阳河之后,一待就是13年。按说,他应该在基层锻炼两三年就谋划进城或到自然条件更好的乡镇。然而,他却接受了一项又一项更艰巨的任务,并在2013年挑起了太阳河乡党委书记的重担。

从一名普通干部到乡党委书记,罗从兵经历过多次组织谈话。每一次,他都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唯一选择。罗从兵的家庭并不富裕,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完成学业、光荣入党,后来参加工作,他并非不知道太阳河天高地远,并非不知道太阳河生活艰苦,并非不知道远离家乡和亲人意味着什么。

但他更清楚地知道,这是党和人民的需要。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太阳河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仍比其他地区缓慢,群众生活仍比较贫困,太阳河更需要像他这样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当组织征求罗从兵的意见时,他坚决而干脆地回答:“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

从踏上太阳河畔的那天起,罗从兵就暗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这块热情的土地,献给勤劳、勇敢的人民。在太阳河13年,他跑遍了全乡所有的村寨田野牧区,每到一户就访贫问苦,宣传党的政策,和群众一起农忙、放牧、清河道、砌石墙,与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太阳河,没有人不知道罗从兵。村里的小孩子见了他都大老远地喊道:“罗从兵来了!罗从兵来了!”就连一些眼花耳背的老人,也能叫得上他的名字。

罗从兵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老百姓的事都是我的事!”这一刻,他的青春在这里扎根,他当初埋在理想中的初心种子在经历了苏醒、萌发之后,如同这里的一草一木葳蕤成长。

因热爱,吃苦不言苦

有的路,可用双脚丈量;有的路,唯有怀揣初心才能踏访。

罗从兵所走的,就是一条初心之路。在这条路上,他不断向前,一直走到了群众的心坎里,13年间,群众把他当亲人,他把此地作故乡。

现在,已无法得知罗从兵当时进村入寨的情景,能确定的是,他选择了颠簸崎岖、翻山越岭,到一线去,到需要他的地方去。

一个“好”字,远不足以概括罗从兵的全部。

在他人眼中,罗从兵已做得足够好。然而,他仍觉得没做到位。

罗从兵进村入户的身影,印记在村民的心里。五保户龙吾八尔姆清清楚楚记得与“罗书记”见面的情景:罗从兵不厌其烦地在每家每户宣传文明新风尚、环境卫生整治。看见龙吾八尔姆家凌乱的院子,他便顺手拿起扫帚,仔仔细细的将庭坝清扫干净并把农具一一摆放整齐;看到桌面、碗柜、洗衣机上布满灰层,他便第一时间拿着帕子将灰尘全部扫除。

村民所能看见的,是他争取资金打通入户路,就近解决大家的就业问题,增加家庭收入;是他解决了村道路脏乱差问题,改善了村里的环境;是他带着干部职工去修补因连续降雨导致多处损毁的出乡公路,让回家的路宽阔平坦....

但是,大家看不见的,是他在这些为民办的“好事”“实事”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加班是常事儿,一天总在琢磨着怎样让大家富起来,日子好过点。”原太阳河乡政府工作人员杨顺发与罗从兵相处的时间较多,“除了村里的事儿,还有许多其他工作要协调处理。”

“这里的153户老百姓,每一户人家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我在村里当了这么多年的村干部,乡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像他这样朴实、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的真不多。”原太阳河乡麦地沟村支部书记勒尔乌说,罗从兵几乎每天都要往村里跑,村民最需要他的地方总能看见他的身影。

2008年5月14日,麦地沟村村民木多克巫江家发生火灾,罗从兵凌晨1点从乡政府走路到现场参与救灾抢险,事后组织捐款帮助木多克巫江一家渡过难关;

2011年,很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打造观音桥景区,他一边耐心听群众“骂声”,一边帮忙干农活,最后主人家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2012年,年仅1岁的容婷的父亲因意外事故去世,他每次看望时都会留下300元生活费给小朋友;

2013年,争取资金为麦地沟村低保户昌俄玛打通了入户路;

2014年,容中特家因缺失劳动力大黄种植“即将过季”,他赓即组织乡村干部冒着大雨“抢农时”……

“我们第一次认识是在我小学时,他看到我们条件比较艰苦,经常以让我们帮他买烟为借口给我们零用钱。初三毕业的时候没考好,是他开导我去读中职校。在他的关心帮助下,我毕业后,顺利考上了工作。”来自原太阳河乡的夏拉夺基如今已在马奈镇上班,谈起罗从兵,他只觉有道不完的感激。

没人能说得清,像这样的事罗从兵做了多少件。有人说,他做的好事就像盛开的格桑花,洒满高原。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些事太普通,太平凡了。然而,就像那奔腾浩荡的大渡河,最初的源头之一就是太阳河,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铸就了一名共产党员品格的崇高和伟大。

雪山含悲,江河呜咽。

2022年盛夏,他走了,山沟沟里长大的孩子,从大山中来,终又回归大山。

大山,正直坚韧,耸立的是浩然之躯。

他,不卑不亢,堂堂正正,脚踏实地,留下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山魂”。

放眼太阳河谷,这是他的第二故乡,重峦叠嶂,连绵起伏。大山是那么团结,山连着山,岭连着岭,与苍茫大地融为一体……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