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月6日,川渝一体化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启动仪式在重庆举行。仪式当日通过日前市场成交服务交易118万千瓦时,这也标志着川渝两地调峰资源首次实现跨省优化配置,电力跨省支援响应及时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该市场的启动将构建起有效竞争的川渝电力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强化川渝地区能源保障,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灵活调节能力。
什么是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是指在省级电网出现预测调峰资源不足或者无法完全消纳本省可再生能源时,由市场运营机构及时启动电力调峰市场。其成员包括市场运营机构和市场主体,其中,市场运营机构包括电力交易机构和电力调度机构,市场主体包括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调峰服务则为省间降荷调峰服务,原则上省内调峰资源优先满足省内调峰需求,富余能力参加省间调峰交易。省间调峰交易是指省内火电机组已达到最小运行方式且省内调峰资源用尽后,负备用不足省的发电企业与调峰资源富余省的发电企业之间开展的日前、日内省间交易。
为什么要在四川和重庆之间启动调峰服务?据了解,川渝两地电力资源禀赋差异亟待川渝电力一体化发展。“十三五”期间,四川存在富裕电量,重庆年均购四川水电超200亿千瓦时,川渝通道低谷尚有过亿千瓦时的输电空间,重庆火电约有100万千瓦左右调峰能力有待挖掘。川渝一体化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建立后,将显著改变调峰格局,有利于强化两地资源优势互补、保障川渝地区电力供应、拓展清洁能源消纳空间、促进节能减排降碳。
调峰过后将产生什么影响?据了解,在市场化机制的激励下,川渝两地水电厂、火电厂等市场主体将积极参与调峰资源跨省配置。据测算,该市场建立后,年交易规模可达上亿千瓦时。每1亿千瓦时电量交易可节约标煤4.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万吨,增加火电调峰收益2000万元(按照可比调峰市场测算),惠及200余家发电企业。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随着川渝交流特高压建成投运,川渝一体化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模将持续扩大,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服务川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场各方将严格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部署要求,通过构建更加紧密的互惠发展模式,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合作领域,精心培育好、维护好、运行好川渝一体化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合力打造能源电力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服务国家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川渝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通讯员 王嘉君 马思琪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