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书画地图·知识闪卡】宜宾篇|《平复帖》傅增湘跋文:详述“镇国之宝”的前世今生

2022-07-28 09:32:00   四川新闻网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当年《平复帖》为恭王府所藏。1937年,溥心畲丧母,欲出让《平复帖》以办丧事,在傅增湘斡旋下,最后《平复帖》以四万大洋易手张伯驹。1956年张氏夫妇将《平复帖》捐献国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四川宜宾江安人傅增湘在《平复帖》尾后题跋,详细叙述了《平复帖》自宋御府以降的流传过程,还提及他是如何促成该帖入藏张伯驹之手的过程。傅氏跋文是得以让人们了解《平复帖》递藏历史最珍贵的资料,素来为书界高度重视。

《平复帖》傅增湘跋文(含题款)共计1288字,楷书,工整流畅且活泼,为文人字之典范。傅增湘能以1288余字为举世闻名的《平复帖》题跋,应是中国书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段经历,更是四川美术史、四川书法史应该永远铭记的。

作者傅增湘介绍:

《傅增湘像》 (徐悲鸿绘 徐悲鸿纪念馆藏)

傅增湘(1872年一1950年),字叔和,号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因居士、藏园老人、清泉逸叟、长春室主人等。四川宜宾江安人。清戊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清末赴日本考察学务,先后创办天津女子公学、高等女学,北洋女子师范等学校,是中国第一个创办女子学校的人。历任直隶提学使、教育总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北京辅仁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董事长等。1922年退职居家,校勘古籍、研究版本目录之学,平生校书800种,16000余卷。傅氏一生藏宋金刻本150种,4600余卷;元刻本善本数十种,3700余卷;明清精刻本、抄本、校本更多,总数达二十万卷以上,是晚清以来继陆心源皕宋楼、丁丙八千卷楼、杨氏海源阁、瞿氏铁琴铜剑楼之后的又一大家。

傅增湘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为主。传世书迹较多。四川境内,宜宾市藏有其行书书札两桢。成都李劼人故居纪念馆现藏其书法作品。近代书画名家、收藏家均以得到傅增湘的题跋为荣,故其题跋作品存世较多。

傅增湘的书法作品属于国家文物局“精品不准出境”之列。

资料来源:唐林《四川美术史》及相关文章

图片来源:唐林《四川美术史》截图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