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的60后与90后,穿越年代同坚守

2022-08-02 17:35: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我是新员工,让我去吧!”、“哪怕明天退休,今天也要发光发热!”面对疫情防控的需要,成都轨道集团下属单位成都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十多名不同年代的教职工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成为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这一次,他们没有代沟,只有并肩作战。

“最强舒哥”,硬核的60后战“疫”人

他,是工作三十多年的60后,同事们喊他“舒哥”。

7月29日凌晨,成都市成华区发布加强社会面防控通告,成都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党员舒民按照成都轨道集团统一部署,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看着这个身材高大、全身有使不完劲的“大白”,很难想象这竟是成都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年纪最大的职工,是一名已经有着37年党龄的58岁老党员。

这位花甲之年的“老大哥”先后到高风险区域府青路机车苑小区、中风险地区碧桂园·中环荟小区,开展了上门核酸检测、物资发放、现场引导等工作。防护服下的汗水、医用手套里发皱的双手、护目镜下的雾气和汗珠、脸上纵横交错的勒痕……面对困难和身体的不适,舒民表现出了他“永不服老”的一面。

“今天去的是一个老小区,没有电梯,很多老人不会用手机,任务比较艰巨,我们年轻人穿着防护服都很难受,但是舒哥很坚强,他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跟舒哥一起工作的年轻志愿者在舒民防护服上写下了“最强舒哥”四个字,这正是对舒哥的肯定和信任。

事实上,这不是舒民第一次冲锋在前了,他曾在2008年抗震救灾中支援彭州小鱼洞钢便桥搭建工作,是一个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人。面对工作人员的关注,舒民只留下一句“聚焦别的志愿者嘛,我就不用了,谢谢啦”,便马不停蹄地投身下一个志愿者任务当中。

志愿者中的“老司机”,90后党员先锋

她,是刚步入岗位的90后,同事们喊她“小陶”。

97年出生的陶颖,是本次抗疫行动中学校年纪最小的志愿者,也是一名志愿服务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大学时我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参加过多次志愿活动。此次疫情来势汹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国家、社会有需要的时候,我必须要带头走在抗疫的第一线。”

本轮疫情发生后,陶颖第一时间到居住地所在的驷马桥街道红花社区报到,主动参加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在烈日当头的核酸检测现场,没有遮阳棚和椅子,陶颖就只能全副武装地站在太阳下维持队伍秩序。她耐心地帮助使用智能手机和没有健康码的老年人录入信息,没一会就汗流浃背、浑身湿透,嗓子也干得说不出话来。

“现在我都会提前喝藿香正气水,防止中暑。但穿防护服不方便上厕所,我就少喝水,含两粒润喉糖稍微润一润。”陶颖开心地分享她的工作“法宝”。

连续3天的志愿服务,也让陶颖和社区里的大爷大妈熟悉起来。碰见有人插队,大家都挺身而出,跟她一起维护秩序。“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是我在守护他们,更是他们在守护我,我特别感动!”

在学校,还有很多像陶颖这样的90后志愿者。他们有的一边为居民做核酸检测,一边抽空在线上为学生答疑解惑;他们有的把孩子托付给父母,已经4天没有回家……

志愿者收到孩子送的画

从“60后”到“90后”,从老党员到青春力量,这些逆行而上、勇于担当的党员志愿者们,与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同心筑牢疫情防控堡垒。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