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图》轴,绫本,墨笔,纵238厘米,横99厘米。现藏山西省博物馆。水墨草笔画竹石,款署“癸卯春日作于金陵之鸿雪斋,西蜀杨所修”,钤“杨所修印”、“澹渊”两印,款首钤“青城老樵”长方印。癸卯年,按画家生活年代推算为公元1603年。
《山西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华》一书称杨所修为河南商城人,实误,因为该馆所藏《竹石图》上明确钤印“西蜀杨所修”,因此,杨所修是四川人,这没有任何疑义,否则不会有“西蜀杨所修”之落款,也不会有“青城老樵”的印章。
杨所修之《竹石图》应是四川内江人所绘并传世的时间最早的作品。
作者杨所修介绍:
杨所修,生卒年不详,别名爱竹,又号云笠翁,祖籍湖北麻城县,四川内江人。系明天启甲子科举人。由助教历郎署,官至江南风(阳)、宿(县)道,人咸以杨观察称之。嗜古抚琴,能诗能书画,著有《鸿雪斋集》,以绘墨竹名世,为明代墨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列入中国写竹百家。
杨所修绘竹从苏东坡、文同的绘竹技法中走出,自成一家,其画风对杨氏后人影响较大,为四川内江杨氏绘竹的中坚。
资料、图片来源:唐林《四川美术史》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