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各地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了一些新进展!

2022-08-12 17:36:00   四川自然资源

四川各地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的指示,加快构建多规合一、上下协调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引导公共资源和市场要素,合理集聚、优化配置,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

遂宁市 

巧用“加减乘除”,解好乡村规划“必答题”

目前

第一批次8个乡镇级片区均形成编制成果

并报自然资源厅备案

同步完成9个典型村级片区规划编制

加强顶层设计

压实责任体系

按照规划编制“五化”思路,打造乡村产业“六品”品牌,加快构建“3+3+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和“五美乡村”建设。

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建立工作专班,组织召开调度会11次,培训会15次;建立“领导包片”制度,确保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责任落实。

减少耕地占用

做好底线约束

将三条控制线作为乡村产业发展、各类建设不可逾越的红线,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优化片区水系、林网、绿道等生态空间格局,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优化空间布局,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生态有改善。

乘以项目落地

助推共同富裕

统筹协调专项规划编制,开展调研督导58次,组织推进会、培训会32次。目前,市级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6个,县级及片区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13个。

在第一批次8个乡镇级片区中规划投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业产业、交通等项目421个,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镇乡积聚,充分发挥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强共同富裕产业支撑。

除去落地不力

鼓励多方参与

按照“住下来、融进去”要求,开展42轮调研,收集基层建议1500余条;召开15次专家咨询会;全市配备109名乡村规划师,向县(市、区)政府派驻10名自然资源和规划督察员,精细化服务于规划编制,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

内江市 

“1345”,丘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经验

内江市通过建立工作专班、制定市县方案、高频调度会商、强化督导督查等多种方式推动片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目前

已如期完成

全市第一批次16个镇级

片区规划编制与上报工作

内江紧扣“人、地、产”三个核心要素

通过“驻下来,融进去”深入广泛调研

从规划目标、规划对象、规划内容和编制保障

四方面总结形成“1345”

丘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典型经验

↓↓↓

1个目标

优先确立规划目标与发展模式。

3个要素

关键在人、抓手在产、着力在地。

即农村村民,逐步实现减量化、职业化;

即农村产业,有序实现规模化、特色化;

即农用土地,力求实现高效化、品质化。

4个策略

以问题导向确定规划内容。

探索“绿色循环”土地保护利用方式,缓解耕地保护与产业发展矛盾。

探索“产供销一体”产业融合发展方式,突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瓶颈。

探索“丘塘林居”特色丘区人居范式,解决人居环境品质问题。

探索“乡村综合社区”新型治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5条保障措施

01

注重多规协同,同步编制专规

片区规划充分衔接上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同步推进各类专项规划编制。

02

强化耕地保护,严格用途管制

突出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耕地恢复计划并落实到各片区。

03

合理盘活存量,注重节约集约

科学测算各片区“可用空间”,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盘活“存量”指标,进一步优化片区空间布局。

04

多方征求意见,凝聚民智民意

广泛征求村民代表、乡贤能人、乡镇干部、相关部门、重点企业和行业专家意见,深入落实开门编规划要求。

05

加强统筹协调,科学高效编制

统筹市县重大项目、产业园区和各镇街需求,按照“重农业、保生态、促发展”的思路高质高效推进规划编制。

古蔺县 

突出“中心聚集”,“量体裁衣”破规划难题

古蔺县以片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

引导公共资源和市场要素

合理集聚、优化配置

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

破难点

在资源整合上求创新


“ 片区规划的一个重要思路是突出中心集聚。”

古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人何继端表示,通过片区规划引导政策、资金、项目等发展要素向县城和中心镇聚集,但公共服务配套不会减少。

中心镇做加法

一般镇不做减法

古蔺县鼓励中心镇和一般镇按照“以强带弱、先富带后富”的发展要求,参照“抱团发展、协作共赢”的模式,打破行政区划壁垒,首创“飞地经济”合作机制,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坚持片区产业布局“一盘棋”、经济发展“齐步走”。

把培育做强中心镇村

作为支持片区发展的重要任务

古蔺县持续做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点”,量身打造一批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农业强镇,夯实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底部支撑。

找优势

在产业布局上求突破

“ 片区不同,发展方向也就不同。”

古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张诚表示,古蔺县将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的思路规划产业和项目,助推形成“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的六大发展格局,发展片区特色经济,培植主导产业。

县城城乡融合片区➤依托彰德、金兰、永乐三个街道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生态循环农业等产业集群,建成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经济区,打造县域政治中心、共同富裕先行区,形成泸州“南翼”最具活力、最具优势的新兴增长极之一。

郎太酱酒红色文旅融合片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红色遗址遗迹大力发展红色经济,建设以四渡赤水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传承带,借助赤水河地域特色,建设以优质酱酒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发展带,重点培育优质酱酒、红色文旅、酒镇酒庄、肉牛养殖、有机高粱等产业集群。

茅溪优质酱酒片区➤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茅溪白酒生产基地,重点培育优质酱酒、肉牛养殖、有机高粱、名优甜橙、山地烤烟、生态康养等产业集群,打造县域经济副中心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酱酒绿色发展协同区。

抓落实

强化责任担当见成效

在责任上压紧压实

在落实上精细精准

在操作上细心细致

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古蔺县片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专班领导组,组建片区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片区规划工作专班,确定“作战图”,制定“任务书”,绘好“时间表”,勇晒“成绩单”。

县级部门和乡镇➤握指成拳,同频共振,合力攻坚,理清工作思路,把控工作节奏,破解矛盾困难,啃下难啃的“硬骨头”,扫清推进的“拦路虎”,第一时间启动,最大力度推进,最短时间见效。

目前已编制完成

3个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3个村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初步成果

即将组织专家对规划初步成果进行审查,梳理问题清单并提出修改意见,力争规划方案既能落实上位规划,又能契合乡镇发展需求。

叙州区 

构建多规合一、上下协调的规划体系

日前

宜宾市叙州区全面启动

第一批次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

专班统筹

保质量

➤ 区委区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协调各职能部门深度参与到规划编制中,加强规划编制的落地性和操作性;

➤ 由片区联合党委具体统筹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各项专题研究和摸底工作;

➤ 重点统筹各职能部门、乡镇政府,坚持自下而上确定项目,确保规划项目能够精准上图、有效落地。

三大原则

定项目

一是自下而上提项目。由镇、村围绕片区发展目标,结合地方实际,提出项目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清单和初步点位。

二是结合政策做取舍。各职能部门围绕规划中的重点事项布局落点,从本部门政策角度审核把关,对项目进行甄别筛选;片区党委从片区平衡的角度,对项目进行协调;区委、区政府从全区层面统筹的角度,对项目取舍进行决策。

三是创新渠道抓落地。通过用足用活政策、示范试点打造、要素资源整合等多种渠道,为项目落地落实打好基础。

镇村同步

出成果

在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统筹谋划、镇村同步,确保规划编制成果上图、落地。

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形成了

“多规合一”的一张国土空间规划蓝图

及“城镇”“乡村”两类重大项目台账

“城镇”类项目台账

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通过镇级国土空间规划落到用地图斑完成法定化;

“乡村”类项目台账

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自上而下传导至村级国土空间规划完成法定化。

最终简化为可使用、可读懂的成果形式

“一图、两表、一导则”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