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报名!”“我也报名!”“算我一个!”7月25日,成都市成华区纪委监委按照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需选派党员干部支援府青路街道桃源社区隆发苑小区,委机关和区委巡察机构党员干部踊跃报名,不到10分钟,20余名干部就集结完毕……
成华区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干部曾铭昊就是这些“先锋”中的一员。
摸清底数 台账化防控管理
接到隆发苑管控任务后,区纪委监委赓即成立现场工作专班,由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谢晓波任点长,组建综合协调组、诉求回应组、安全保卫组、特需服务组、医疗保障组、心理疏导组、垃圾处置组及后勤保障组8个工作组,建立群众诉求5类疫情防控台账,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职责。
为服务好管控区居民,现场工作专班将小区9栋29个单元进行网格划分,精准到“一人一格”,每日清楚登记好每一人每一格的情况变化,夯实精准防控基础。
“你好,我是支援咱们隆发苑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请问你家里现在有几个人?”
“今天都做核酸了吗?”
“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忙解决的,请及时联系我们!”
……
曾铭昊所在的诉求回应组会同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和居民志愿者,第一时间通过“扫楼”及电话联系居民,询问居家人数、特殊需求、核酸和健康码等情况。“通过全员信息摸排、建立台账,也更方便我们在疫情防控中开展针对性服务。”曾铭昊说,经过摸排将小区内居家人数从800多人最终确定为950人,其中80岁以上人群15人(独居6人)、孕妇2人、残疾人5人、重症病人2人,进一步细化台账、分类管理。
贴心服务 管控区里外“一家亲”
“喂,是小曾哇?我有点事想请你帮个忙。”
“张大爷,你请说。”
“我家里的药吃完了,你能否帮我在外面买一下?”
通过与张大爷的电话沟通,了解到该药品是处方药,按程序报备后,曾铭昊记下了张大爷的个人信息,第一时间赶到社区卫生中心帮忙购买。递给张大爷时,他反复转述医生的叮嘱:大爷,这个药效果很好,记住一次只能吃一颗……
“谢谢小曾!”“感谢曾哥!”曾铭昊也成了隆发苑小区业主微信群中的“网红”,这也是居民对他的亲切昵称。他充当着“疫线勤务员”,24小时在线,为小区居民答疑解惑。他所在的诉求回应组累计收集并解决居民诉求500余个,极大地保障了管控区内居民生活。在支援隆发苑小区的这段时间里,像曾铭昊这样的纪检监察干部就成了院落住户的“家里人”。
“从刚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游刃有余,居民们也从最开始的焦虑到完全支持配合,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和辛苦,也收获了很多成长和温暖。”除了解决居民们的各种诉求,曾铭昊在空余时间也帮忙维护核酸检测秩序、搬运物资、特殊垃圾转运等。
变身“大白” 确保小区特殊垃圾“日产日清”
疫情期间的垃圾收运处置,尤其是涉疫垃圾收运转处置流程管理尤为重要。
“处置和清运特殊垃圾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曾铭昊和同事毛俊每天会在专门负责转运特殊垃圾车辆来之前,穿上防护服,将特殊垃圾按照“先消毒、双套袋、鹅颈式封口”的要求,转运至固定地点。工作中,他们总是互相提醒:“手套要戴上去一点,口罩全程戴好,穿脱防护服要注意规范,要保护好自己。”
“辖区管控点位较多,特垃清运车辆只有一趟,我们提前收拾好,这样既可以减少病毒外溢风险,也能提高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效率。”曾铭昊说。
宝贝心中的英雄 坚守“疫”线的战士
到了半夜12点,交接工作的同事来了,曾铭昊向同事梳理了当天的工作情况和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一看已是凌晨2点。“不能回家,我就拿来了行军床,在这眯一会差不多了。”曾铭昊和同事们就这样在管控区“住”下了。
送走夜晚的灯火阑珊,迎来黎明的晨曦初露。早上刚刚醒来,曾铭昊就接到家人打来的视频电话。“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回来?”电话那头传来女儿稚嫩的声音。
“爸爸今天看到一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她做核酸的时候一点也没哭,很勇敢,你在家也要听妈妈的话。打败病毒,爸爸就回来了!”“爸爸,你放心,我会乖的。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等你回来我就奖励你一个超级大的奥特曼!”
……
8月5日,按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府青路街道桃源社区除高中风险区以外的小区院落有序解除封闭式管理。
“亲爱的居民朋友们,谢谢大家12天的配合,我们解封了!”8月6日0时,随着工作人员的广播和小区居民们的倒数声,隆发苑小区正式解除管控,12天的坚守,终见曙光!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曾铭昊说,此次疫情发生以来,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奔赴抗“疫”一线,没有一个人落下、也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纪检监察干部顽强拼搏的品格和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