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四川预制菜②|“串起”农业、工业、服务业,这里的预制菜产品提供了未来厨房解决方案

2022-08-17 08:3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天你吃预制菜了吗?如果你的答案是没有,不妨回忆一下今天有没有点过外卖、下过馆子,如果有,那么你很有可能已经成为了预制菜的客户。

记者在眉山走访预制菜生产企业了解到,这个2020年兴起,2022年进入公共视野的新兴产业正在无形中改变着大众的口味和饮食习惯。

从个人消费者到餐饮门店、商户,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口中,一份预制菜不仅串起三大产业,还在无形中改变着餐饮消费的趋势和形态,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新兴动能。

控品味、拓渠道
传统餐饮企业试水预制菜产业

提起眉州东坡,不少食客耳熟能详,但说到“王家渡”,也许很多消费者并不熟悉。作为眉州东坡的子公司,2008年成立至今,这里一直在进行中餐标准化的探索和研究。

王家渡食品公司工厂运营负责人徐元本告诉记者,公司除了低温午餐肉肠、低温风干川味香肠和川味复合调味料等产品,正在川味预制菜系列产品方面发力,目前销售的预制菜产品包括东坡肘子、东坡扣肉、东坡一品肉、干笋烧肉、红烧软排、鱼香肉丝等产品。

传统餐饮企业为何布局预制菜赛道?徐元本坦言,预制菜和传统餐饮有着共同的目标,即拓展更多食客、让更多食客品尝到相同的美味。

“王家渡的预制菜最早只提供给自己的餐饮渠道使用,预制菜在帮助菜品统一口味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预制菜的使用还可以极大地减少餐饮后厨的工作强度,一举多得。”徐元本介绍,目前公司生产的预制菜品还被应用在便利店和超市等消费场景,下一步将和项目合作单位西华大学、川大、希望食品等一起沟通起草川菜预制菜的相关标准。

提供烹饪“获得感”
预制菜成为一种消费特征

一道辣子鸡、一道毛血旺、一道糖醋里脊,这样一桌晚餐需要多长时间准备?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内,工作人员用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端出了这三道菜。

得益于对原料的预处理以及配菜的齐全准备,预制菜的出餐速度更快,口味更接近“餐厅的味道”。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经理徐勇告诉记者,料包分离和品味溯源是实现菜品“又快又好”的秘诀。

“消费者和餐饮商家,拿到的预制菜品由若干个相互分离的包装组成,不仅为烹饪限定了食材,还在容易影响菜品风味的佐料使用上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口味的高度一致。”徐勇介绍,公司出品的辣子鸡预制菜从重庆歌乐山辣子鸡获得灵感,经过半年多的研发,将餐厅里的辣子鸡还原为包装中的辣子鸡。

在徐勇看来,更多人选择预制菜,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一种消费特征。“年轻群体普遍不愿意花费太多精力进行烹饪,选择即烹型预制菜不仅可以获得近乎于门店的口感,还能带来烹饪体验,获得成就感。”

赋能第三产业
预制菜带动餐饮行业转型发展

    
“我们正在赋能的餐饮门店几乎都在使用我们自己生产的调味肉制品。”新希望川娃子食品副总经理何侨在公司产品研发中心告诉记者,从这里诞生的预制菜品正成为不少餐饮企业菜品中的关键角色。

传统餐饮企业面临人力成本升高、食品安全风险、产品口味稳定等多重压力,在何侨看来,预制菜品的出现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我们在标准化车间内生产出来的预制菜品,经过了多重检测,相较于门店进货后现场制作能够更好地控制制作环节容易产生的食品安全风险。同时,预制菜品还可以大大减少人为干预,从而在保证菜品风味的稳定的基础上控制人工成本。”何侨告诉记者,“去厨师化”并不遥远,不少“夫妻档”通过使用预制菜,将预制好的菜品进行简单加工,一两个人就能撑起原先五六个人才能运营的店面。

预制菜推动餐饮门店运营方式发生变化的背后,从上游农产品供应到下游成品加工,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正在四川蓬勃发展、壮大。采访过程中不同企业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得益于四川优渥的农业基础和丰富多样的餐饮企业,预制菜得以成为两个产业之间的“连通器”,双向赋能中为“四川味道”的传播创造更多可能。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培哲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