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巴蜀文献丛书《蜀藏》入选国家版本馆

2022-08-17 19:2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日前,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开馆。该馆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存放了包括四川提交的735种重点征集版本在内的全国各地的珍贵古籍、文物等。

据了解,在四川提交的735种重点版本中,仅有两种是地方文库和古籍丛书,其中之一就是《蜀藏》。《蜀藏》由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与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合作整理出版,历时7年。

此次,作为四川仅有的2种入选的地方文库和古籍丛书之一,《蜀藏》到底价值何在?

据介绍,1910年,成都出版家樊孔周决心以一己之力出版荟萃历代巴蜀文献的《蜀藏》丛书,但由于时局的沧桑巨变、文献搜集的异常艰辛,加之财力不济,最终未能完成夙愿,留下百年遗憾。为完成百余年前成都有识之士未竟的事业,成都市地志办及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对巴蜀历代珍本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搜集和整理,重新编纂出版了《蜀藏》,从此结束了巴蜀地区没有大型地方文史丛书的历史。

《蜀藏》丛书是迄今收集最全、规模最大的巴蜀历史珍稀文献集成,分经学、史学、文学、金石、科技、水利、名胜、山水、旅游、教育、传记、经济、交通等22编,双方已合作出版14种、305册。该丛书将世界各地零散收藏的巴蜀文献集中分类,收录文献上起西汉,下至民国,集巴蜀珍稀文献之大成,展示了巴蜀绵延不断的历史家谱和灿烂文明,是反映几千年来巴蜀历史文化精髓的经典宝藏。《蜀藏》的整理出版,展现了巴蜀地区多姿多彩的文化风貌,对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巴蜀文化、开创海内外蜀学研究的新局面、推动天府文化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为巴蜀可持续、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文化动力。

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巴蜀文化首席专家谭继和对《蜀藏》的编纂和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蜀藏》是一项传承工程,也是一项创新工程,让我们蜀人看到更多蜀文化的发掘、保护。《蜀藏》既传承了历史上关于巴蜀文化积累的经、史、子、集传统四部分类法,同时也保存了近现代学者很多文化学术的方方面面,从山川、地理、水利、经济到旅游、名胜、传记、教育,用现代人的眼光,对现代蜀文化的各个方面整理出来一个体系。

《蜀藏》丛书主编之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勇先教授说:《蜀藏》作为反映几千年来巴蜀历史文化精髓的经典宝藏,将为后代子孙构建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献智库。

谈及《蜀藏》入选国家版本馆的意义,成都市地志办负责人表示:《蜀藏》接续了成都史家百年之志,是成都市古籍工作的重要成果,成为成都文明印记的重要载体。《蜀藏》所收录的文献均为善本古籍,有些甚至是海内外孤本,重点突出“珍稀”二字。该丛书能够入藏国家版本馆,是成都市地志办“传承文化基因,接续成都文脉”的使命体现,是校地合作的典范事例,是对巴蜀文化根源性史料的保护和弘扬,对于提升成都市文化软实力、增强成都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