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母亲河①】大凉山的“碧波保卫战”

2022-08-26 10:19:00   四川发布

编者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从远古走来,从源头流向大海,一路奔腾不息,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建设核心区,全省96.6%的水系属于长江水系,地表水资源占长江水系径流的1/3,流域面积近长江经济带总面积的1/4,保护长江母亲河重任在肩。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8月23~26日,省人大常委会一行赴凉山州、攀枝花市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用法治力量守护长江母亲河。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西昌。邛海波光潋滟,许多游客为着这一汪美景和西昌凉爽舒适的气候而来。你知道吗?除邛海之外,其实大凉山河流众多,并均属长江水系,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安宁河,是凉山州的母亲河,起于冕宁,并一路向南,流向攀枝花,汇入雅砻江。凉山如何守护这条母亲河?四川发布记者随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西昌市阿七镇安宁河大桥上找答案。

宁静的安宁河

据西昌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昌市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下简称《长江保护法》),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全力推进河湖生态改善。具体而言,西昌市拥有市乡村三级河湖长207名,累计巡河巡湖35000余次,化解问题1500余次。为34条河湖制定《“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扎实推进清河护岸行动,累计清理整治河道3700公里,搬离侵占河道堆放砂石约150万方;对全市62座在运行小水电站开展了4轮隐患排查,排查安全隐患问题1995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62份,目前整改完成率在94.3%。

临河镇上的宣传标语

阿七镇阿七村村民伍机自小伴着安宁河而居,他告诉记者,以前的安宁河若遇涨水,动辄便会淹到他家种的石榴树,现在通过政府一系列治理,安宁河畔没有非法开采砂石的了,也没有下河捕捞的了,安宁河更清澈了。同时,通过黄联关──阿七段防洪治理工程,基本免除了3个乡镇8个村常年洪水危害,现在,伍机的村子旁已建立起一个西昌市石榴现代产业基地。

河畔村民种植的石榴树

西昌城区内的月亮湖公园,是东西海三河交汇点,属季节性泥石流河流。历史上存在沿河雨污合流直排河道、建筑物临河而建、河道内围星放牧等问题,城市行洪安全与水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当晚,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此处,跟随执法检查组的省人大代表郝虎是西昌人,他感触颇深。郝虎介绍,以前,这里还时见水面有油泡、垃圾等污染物,甚至偶尔会传来丝丝臭气。现在经过“治山、治水、治污、畅路” 的三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后,这里已变为西昌标志性的“河湖公园”,夜晚在此夜跑、纳凉的市民络绎不绝。

夜幕下的月亮湖公园

在西昌,执法检查组一行通过参观示范点位、突击暗访等多种形式,实地督导了解了长江保护法宣传普及、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法律责任落实、配套法规制定、环境监管执法等情况,并给予表扬或提出要求。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彭琳指出,近年来,凉山州在长江流域的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相关做法值得肯定,但也要注意执行法律法规、落实工作时存在的不足和短板。要进一步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各项任务,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做好安宁河流域保护与开发,做好长江流域协调机制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河湖岸线管制等工作,助推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凉山州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执法检查为契机,从严从实发现问题整改,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举办法制讲座、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企业、公众增加环保意识,还将加强组织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标准体系。例如:及时出台“长江保护法”实施办法、制定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建立联动机制强化执法能力等持续深入贯彻《长江保护法》,抓实抓细,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西昌报道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