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母亲河②】《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组走进四川最南阳光城

2022-08-26 10:20:00   四川发布

编者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从远古走来,从源头流向大海,一路奔腾不息,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建设核心区,全省96.6%的水系属于长江水系,地表水资源占长江水系径流的1/3,流域面积近长江经济带总面积的1/4,保护长江母亲河重任在肩。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8月23~26日,省人大常委会一行赴凉山州、攀枝花市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用法治力量守护长江母亲河。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乡镇上的供水从哪里来?水质如何保证?污水怎么处理?是否能够达标?”8月25日,在攀枝花市米易县,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一行抛出连环问。

米易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采取山泉水+水库水+备用水源确保农村供水,同时,县疾控每个月对饮用水进行采集、监测,县委也会对农村供水管理进行定期巡查。

米易县一枝山功能区工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

这是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彭琳在攀枝花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下简称《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检查当地污水处理站时的场景。彭琳对当地污水处理工作表示肯定,同时要求当地要充分重视饮用水,特别是不能忽视乡镇村一级的饮用水。“对于分散的农村饮用水要尤其注意,比如说农民自发挖的井水等,要定期监测水质,确保农民们喝上好水!”

观音岩水库

除去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确保长江流域每一条大小河流水质达标。维护水源地生态环境也是《长江保护法》的重点和本质。再往南走,观音岩水电站处于云南丽江华坪县与四川攀枝花交界的金沙江中游河段,几公里外,就是云南。

由于水电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根据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有关批复文件要求,这里建设了观音岩·金沙鱼类增殖站,对受影响鱼类进行科研研究、人工繁殖及增殖放流,并采取网捕过坝、鱼道过鱼、人工生境营造、栖息地保护等补救措施减轻水电站建设和运行对鱼类资源的影响。这里预计每年将放流苗种68.6万尾。有力维护了生态系统。

观音岩水电站

同时,观音岩水库也是阳光城攀枝花的水源地。攀枝花120余万居民的生活用水均来自这里。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去年,根据《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攀枝花制定了《观音岩引水工程管理规定》,明确在观音岩引水工程范围内,明确禁止围垦种植、建池养殖、家畜家禽养殖;采砂石、取土、开矿;倾倒垃圾、废渣、尾矿;擅自架设电杆,违法砍伐等。

像《观音岩引水工程管理规定》这样基于《长江保护法》设立的配套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攀枝花还有很多。除此之外,攀枝花还采取了严格执行规划管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开展资源保护,全面停止小型水电站项目开发,已建成的不再扩建;着重水污染防治,对存在问题的企业“一企一策”,政府投入整改资金整改;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全市139艘捕捞渔船全部上岸,深入治理全市119座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等多项措施,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

执法检查组现场督查

“我们的执法检查其实最首要的,是要让老百姓知晓长江问题,树立保护长江的意识,让老百姓与我们共同守护绿水青山。”据悉,执法检查组还将于下周去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及酒城泸州,持续开展《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检阅这条守护母亲河之路的四川答卷。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攀枝花报道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