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以“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开放合作”为主题,为期3天的第五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绵阳闭幕,观众超过40万人次,签约各类项目665个、金额1114亿元。
9月12日,第十六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在成都开幕,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3名海外院士、16名国内院士、4名境外知名大学校长以及3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海外专家、教授……“最强大脑”齐聚蓉城,掀起“头脑风暴”。
9月15日,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进出口商品展即将开幕,设产业合作、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三大板块,共六个展馆,蓄势待发……
十天之内,三场重磅展会在四川陆续“登场”。四川会展业发展目标明确:从会展业大省向强省跨越。如何完成目标?又怎样攻破痛点?其实,四川已给出答案。
△西部博览城(图据网络)
未来可期 四川拟打造中国会展业第四极
近年来,四川会展业发展“风声水起”,居全国前列、西部领先位置。西博会、科博会、世航会、成都国际汽车展等具有重大影响力展会的成功举办,是四川会展业靓丽的“名片”,会展业成为四川的“经济增长点”。
以成都为例,据统计,今年1-6月,成都市举办重大会展活动299个,同比增长8.3%,其中国际性会展活动51个,会展业总收入468.8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直接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14.7%,拉动收入423.6亿元,同比增长12.8%。
△第二十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
今年4月7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其中,特别“点名”现代会展业为“十三五”期间要积极培育的四大成长型服务业之一。《规划》提出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省会展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会展业年总收入突破2660亿元。
7月12日,《四川省“十三五”会展业发展规划》公布,《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省初步建成中西部会展创新发展示范区、中西部会展国际合作先导区,成都初步建成国际会展名城,努力将以成都为中心的“中西部会展经济带”发展成为环渤海会展经济带、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外的中国会展业“第四增长极”。
为实现目标,《四川省“十三五”会展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快市场化进程、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硬件设施、优化市场环境、推进产业融合、深化品牌战略、扩大对外合作、强化新技术应用、发展绿色会展、创新金融服务等10项重点任务,并提出了加强管理服务工作、构建统计研究体系、完善配套扶持政策、推进人才体系建设等4项保障措施。
直击痛点 让会展业在各市州“遍地开花”
虽然,四川会展业发展未来可期,但“道阻且长”,与长三角、珠三角、北上广等会展发达省市存在差距。会展业发展,四川如何突围?先要找出痛点。
四川会展业痛点在哪儿?区域发展不平衡便是其一,四川众多大型展会都集中在成都举办。《四川省“十三五”会展业发展规划》透视痛点,提出培育“一心四区、一极多点”会展城市体系。
△第五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投资推介会暨集中签约仪式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遵循“统筹规划,错位布局”和“突出特色,融合发展”的原则,优化空间结构,着力培育和建设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会展经济核心区,以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四大经济区为会展经济拓展区的“一心四区”会展经济格局。各地将会发展各具特色的会展活动,错位竞争。
如针对川南经济区,《规划》指出,充分发挥自贡、泸州、内江、宜宾等4市的交通和工业基础优势,紧密结合酒类食品、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和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举办专业类会展活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梳理发现,会展业在各市州“遍地开花”之势也已然有了“苗头”。2017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举办;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落户峨眉山;科博会扎根绵阳;第八届中国泡菜博览会在眉山举行……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打造会展业强省,四川持续发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