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四川省委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下半年发展谋定了重心──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以超常举措保运行稳大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复杂形势,全省上下如何你追我赶、奋力拼搏?川网传媒·四川发布推出《将拼进行到底》系列报道,通过对各行各业奋战现场的一线探访,见证从业者拼搏发展样貌,挖掘四川发展新机遇、新动能。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3日晚,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益海嘉里(成都)粮食工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内灯火通明。
就在前两日,成都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开展为期三天的全员核酸,全体居民原则居家,整座城市按下“暂停”键,门店、小区、企业都 “慢了下来,静了起来”。这意味着,为抓好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用品保供,许多企业要进入闭环生产。
益海嘉里(成都)粮食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粮食加工和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综合型生产企业,主要进行小麦、大米等粮食加工。目前,该公司具有年加工小麦45万吨、挂面4.5万吨的生产能力。在当下的“慢”成都,该公司主要生产保障民众生活必须的米面制品,属于重点保供白名单企业。目前,公司的面制品生产能力在省内名列前三,能有效保障老百姓的生活需要。
公司生产的米面正在装车运往成都各大商超
作为民生保供企业,从接到政府对企业静态管理的通知,益海嘉里(成都)粮食工业有限公司立即投入到保供工作中。据公司员工回忆,9月1日当天中午,公司第一时间紧急召开企业静态闭环生产保供会议,总经理王宏君要求,“疫情期间,作为保供企业必须以社会责任为第一担当,公司全员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全力完成保供任务,务必做好保产保量保稳定工作”。公司各部门快速响应,启动应对大规模疫情生活物资保供应急预案,14:30完成人员调度和物资准备,为18:00开始闭环保供生产做好准备。18:00,公司193人为了保供生产留在了工作岗位。
这193人,他们是家里的儿子、丈夫和父亲,也是家里的女儿、妻子和母亲,在此刻,他们都化身为冲锋在一线的钢铁战士。品管部经理袁娇,把嗷嗷待哺的幼儿交给了老母亲;双职工家庭休假期间的人事行政部尹浩先,将党员使命扛在肩,第一时间返岗主动承担防疫消杀工作……在灯火通明的车间里、在品质监控的实验室、在夜幕下的成品库房、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生产部挂面车间员工陈江平说:“在生产一线,我切身感受到疫情防控下生产工作的不易,但我们每个员工都能克服困难,用实际行动彰显我们保供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一线员工在车间巡视工作情况
益海嘉里(成都)粮食工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行政主任胡莲是公司17年的老员工了,虽然不直接参与一线生产,但作为工会主席,她告诉记者,“我一定要留在公司,保障好生产员工的起居生活。”她的家就在青白江,女儿是青白江疾控中心的一线工作者,上阵“母女兵”,女儿防控,母亲保供,她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共同努力,经常彼此鼓励。
胡莲还告诉记者,益海嘉里作为保供企业,之前在国内其他城市风控期间,例如:上海、昆山、昌吉、石家庄等工厂都已实施过闭环管理,所以公司在第一时间做好了闭环管理的应急预案。此次发生在成都,发生在她身边,193人无怨无悔的“集体留守”让她深切体会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目前,该公司全线开机24小时生产,每天生产面粉1000吨、挂面120吨,销售网络、交通物流通畅,让青白江区乃至成都大市场“全面”无忧,安心抗疫。
员工连夜组装行军床解决驻厂问题
员工们为着保障居民的米面粮油,封控日夜不停工。“我们也要保障好员工的生活。”胡莲介绍,自9月1日18时,公司进入“闭环生产”模式后。公司紧急采购了100张应急床、1100斤蔬菜、400斤猪肉,能有效保障193名员工4天的吃住。并紧急划定生活区域,制定临时居住区管理制度和卫生责任制,每日进行卫生检查和防疫消杀,解决了员工的吃喝拉撒睡问题。“我们会全力保供,助力打赢疫情保供战役。愿早日实现家家户户都能团聚,成都恢复往日烟火气。”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