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轮疫情爆发以来,随着中高风险区域的调整,我县多个居民小区被划为中高风险小区。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文件要求,全县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管控10天,中风险区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管控7天。这是自2019年底疫情爆发以来,蒲江首次出现大面积管控,也只最为严格的一次。
中高风险区全体居民居家管控,一时间,大家的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自然会给大家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大家最为关心的生活物资怎么办?连续多天,我县相关部门持续指导督促各大商超、农贸市场以及保供企业,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加大调货力度、增加备货量。所以,广大市民不必恐慌,哄抢物资,理性囤货。
货物充足,怎样把物资精准、高效、便捷投送到中高风险区域内居民手中,保证大家的一日三餐,这是一个问题。以我居家隔离的楼栋来说吧,一座公寓酒店,居住的大多是青年人,平日里大家吃饭问题要么在单位解决,要么外卖,现在多条道路封路、打围,外卖骑手进不来,社区志愿者也不只服务于我们楼栋。关键时刻,让我看到了平日里大家孑然独行,到邻里互助的一面;看到了与社区志愿者、医护人员毫无交集,到大家互信的另一面。
隔离时刻,隔出了“互助”。“我放两个鸡蛋在门口,你来拿?我用纸巾垫着,上面喷上酒精。”“猕猴桃我给你拿点,你先应应急。”“老干妈能不能匀点”“我冰箱有肉,谁家有莲花白,互换一下”……在刚施行管控时,外面物资没来得及送达前,大家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帮衬,好不热闹,还有人称,感受到了“过年的热闹”。
隔离时刻,隔出了“相信”。在隔离管控的第一天,确实因为管理工作还没经验、人手不够的问题,物资不能准时送达,个别居民存在负面情绪的情况。慢慢的,“买的必需品,一定要配送到指定地方。”“东西贴上大大的名字,地址、联系电话,放在飞虎路与飞龙路交汇处,那里有人值守,这边志愿者帮忙带过来。”“飞龙社区几万人,全部靠志愿者配送,想一想都……”“共进退嘛,工作人员很辛苦,我们要理解”“每家每户东西有多,这么大的雨,还一趟一趟送,真的很辛苦了。”“我买的鸡蛋送到了,工作人员送来都是带跑的,觉得他们很多不容易。”等等,一些列正能量的话语,充满着对社区、志愿者、对抗疫工作安排的信任与理解。再看那些天使白、守护蓝、志愿红、以及“五彩”外卖骑手,在艰难时刻,总是他们奔波在外,一餐热饭、一通好觉都还不能保证,为我们提供生活和安全保障,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对他们多一分信任,多一分理解,就是为抗疫贡献力量。
隔离管控,这么几天说长不长,但的确有些难熬。可这是战疫最吃劲的关口,更需要每一个人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管理要求,我们后方多一些稳定与和谐,前方冲锋的劲头就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