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9月1日,成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全体居民原则居家。成都“慢”了下来,繁华锦官城被按下暂停键。而此刻,仍有一群逆风战士,为保障城市运转、守护我们的家园争分夺秒。他们可能是你的父母、爱人、子女,但也是医生、警察、物业、外卖小哥、司机师傅……他们是我们抗击疫情战场上的一抹抹底色,更是我们能坚决战胜疫情的底气。今起,川网传媒·四川发布推出“是底色,也是底气!”特别策划,一起走进这群无名英雄的世界。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31日,家住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镇世茂城的周波得知了一个坏消息,附近出现了中高风险地区。
作为一名党员,目前正在四川省人大办公厅人事处任职的周波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备,申请当一名志愿者。
9月2日,周波正式向龙泉驿区大面镇卧龙社区“双报到”,在世茂城小区协助医护人员做核酸检测、信息采集。自此之后的四天时间,每一次小区内的核酸采集现场,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9月5日中午12点20分,记者见到周波时,他正穿着严密的防护服进行黄码人员的核酸信息采集工作。引导黄码人员到指定区域、扫描健康码、登记系统……一系列程序显然已经轻车熟路。
作为一名志愿者,周波的主要任务就是做信息采集,和维持核酸检测队伍的秩序。这四天来,每天工作近4个小时。在这段时间,收到了很多人的感谢,也遇见过不理解。
“比较累是在9月2号晚上,从下午五点一直工作到了晚上12点,回家休息的时候已经2点多了。”周波告诉记者,有时候等待时间过长,部分群众不理解,难免有情绪。“有人生气、焦躁的时候,一窝蜂堆过来,我们都挨个给他们看我们的手机,不断解释”,周波说,“虽然我也很着急,但是没办法,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先安抚他们的情绪。”
周波是个大高个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穿就是半天,回到家时,往往衣服都已浸透。同为党员的妻子却很支持,抱着2个月的孩子,每次临出门,她都会为丈夫加油打气。同为志愿者的退休职工张平阿姨对周波也赞不绝口:“小伙子很实在,有时候在旁边维持秩序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从来没有抱怨。”
为什么主动来当志愿者?当被问及这个问题,周波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其实没太多想法,我是党员,就是觉得应该的。”从2005年入党至今,周波已经是一个17年的党员了。党员、退伍军人、人大机关干部、志愿者……这些身份,无一不映照出他正红的底色。
如今,成都疫情防控措施依旧严格,周波也将继续作为一名志愿者发光发热。这名党员眼中满是坚韧:“期望疫情早点结束,成都早日恢复烟火。”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