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底色,也是底气!⑨】奉献社会 温暖他人 他们是社区志愿者

2022-09-06 16:45:00   四川发布

【编者按】2022年9月1日,成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全体居民原则居家。成都“慢”了下来,繁华锦官城被按下暂停键。而此刻,仍有一群逆风战士,为保障城市运转、守护我们的家园争分夺秒。他们可能是你的父母、爱人、子女,但也是医生、警察、物业、外卖小哥、司机师傅……他们是我们抗击疫情战场上的一抹抹底色,更是我们能坚决战胜疫情的底气。今起,川网传媒·四川发布推出“是底色,也是底气!”特别策划,一起走进这群无名英雄的世界。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1日,成都“慢”了下来,有一群人却依旧“风驰电掣”。平时,他们穿戴着人们熟悉的“红马甲”,在大街小巷捡拾垃圾、规劝行人;如今,他们套上防护服,忙碌于维持核酸秩序、扫描健康码、收纳标本......他们就是社区志愿者,一如既往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温暖他人。

战疫“夫妻档”
最大的满足就是群众的信任和认可

“没做核酸的赶紧下来做核酸啦!”

9月5日中午12点半,龙泉驿区大面街道师大社区居委会委员赖小东和后备干部万珏,骑着电动三轮车,播放着小喇叭,穿梭在偌大的小区里一遍遍提醒居民做核酸。

随着居民逐一完成日常核酸检测,他们还要到小区各个点位收纳标本、联系转运标本和医务人员、消杀点位、整理物资......一番忙碌之后,基本到下午两点过才能吃上一口饭。

“我们已经习惯了。”万珏从容说道。按照通告,龙泉驿区9月5日全员核酸检测于上午8时30分开始。万珏和一众志愿者们从早上7点就开始忙活,直到完成整个小区的核酸检测工作和后续工作,才能得以休息。

与此同时,万珏的爱人作为街道办人员,也奔赴在战疫一线,全力保障着市民的生活物资配送。“我们俩都是基层工作人员,平时太忙。所以孩子白天只能送到舅婆、姑婆那里带着,晚上我们再去接孩子回家。”

疫情之下,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万珏感叹道,“昨天白天,我完成核酸检测工作,晚上回到家比平时早了一点,我老公也在,他还说一家三口都在家,这样的生活气息真是来之不易。”

虽然辛苦,但万珏觉得这就是党员的使命担当。对于她而言,做志愿者最大的满足就是群众的信任和认可。“有时候,会遇到不理解的居民。但更多的时候,大家会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理解和支持我们。所以会觉得很暖心。”

高中生志愿者
为防疫下的成都做力所能及的事

“小帅哥,把喇叭继续响起来。”──“要得。”

在师大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现。今年16岁的高二学生刘楷便是其中之一。9月4日晚,他手拿着提醒做核酸的喇叭,来回行走在小区里,不知疲倦。

在稚嫩的面孔背后,刘楷有着“丰富”的志愿者经历。今年7月份,正值暑假,刘楷向社区报名,如愿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他坦言,“当时,是为了完成社会实践任务。”但在经历了第一次志愿服务后,刘楷内心却逐渐坚定了起来。

“当时天气很热,身边的志愿者们都咬牙在坚持完成防疫任务。即使遇到急躁的群众,也一直保持着耐心,这种精神确实让我感触。我觉得他们很厉害!”刘楷实诚说道,“我自己都觉得压不住火了,但也学着控制住自己。”

9月3日,成都市教育局发布消息,从9月5日起,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开展线上教学。9月4日,刘楷赶紧报名参加完这个暑期的最后一次志愿者活动,第二天就开启了紧凑的课程学习。

当被问及未来是否还会继续参加志愿者服务时,刘楷作出肯定回答。他表示,“我希望能为防疫下的成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去做的。”

据师大社区党委副书记何霞介绍,目前为了保障全员核酸检测的顺利开展,社区每天会组织招募近200名志愿者深入各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每天早上,负责每个小区的片长,会在志愿者群里发布消息,就当天的任务招募一定数量的志愿者,都是公益性的。我们现在最小的志愿者有十多岁的高中生,最大的有70多岁的爷爷奶奶辈。大家都很有爱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