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示范引领 四川推动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创新见实效

2017-09-13 16:38:22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多式联运是依托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货物运输服务。四川省地处西部内陆地区,经过多年努力,全省普通公路里程达到32.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617公里、居全国第二,集公路与铁路、航空和水路通道“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完善。近两年来,四川通过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政策引导和示范引领,促进市场不断优化调整运力供给和运输结构,创新发展运输组织模式,有效推动多式联运落地开花,成都中欧班列运量居全国第一(预计今年1000列),航空港吞吐量居全国第四(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中心城市,新机场建成后将实现旅客1.5亿人次,货物300万吨)。

以体制机制建设促协同融合发展

发展多式联运与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省领导为组长的省综合交通运输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全省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行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交通运输厅厅长担任,并建立省级相关部门处级联络员机制,交通运输厅等22个省级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实施方案》,为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各种运输方式的协同衔接与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

以政策引导运力供给结构调整促运输结构优化

发展多式联运的关键是运载单元标准化。为促进四川公路货物运力供给结构科学合理,交通运输厅从集装箱这个基础运载单元为切入,制定并实施优惠幅度达60%的高速公路集装箱车辆通行政策,积极引导市场发展集装箱车辆,全省集装箱车辆从100多辆非标准车型,发展到1669辆(截至2016年底),且全部为牵引车与半挂重型货车组合的标准化集装箱运输汽车列车,为满足全省铁路、港口转运对公路集装箱运输需求,发展多式联运、推动运载单元标准化,进而实现不同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发展多式联运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改变四川公路货物运输方式占比高的局面,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对进出主要“无水港”、主要港口和重点物流园区的集装箱车辆再进行“定向降费”,有效引导中长距离货物运输由全程公路运输向公铁、公水和公铁空等联运方式转变,构建以铁路水路为中长距离干线运输、公路运输为中短途集疏运输的多式联运市场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能。

以示范(试点)建设促创新改革发展

发展多式联运的难点是以运输组织化为基础的“一单制”,重点包括一个主体到底、一单到底、一箱到底和全程负责。近两年来,交通运输厅会同省级相关部门,特别是成都铁路局、民航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先后培育两个涵盖铁公水空运输方式货运组织能力并承担全程责任的平台型企业,开展多式联运示范(试点)和创新改革,并取得成效。一是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提单取得突破。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企业-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提单“一单制”,采取提单提货的模式,采用多式联运提单作为物权质押、信用证结算方式,联合中国银行成都锦江支行创新中欧班列贸易结算方式。2017年4月6日试点签发国内首张针对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提单,对国际铁路联运外贸提单系统、信用证体系,以及国际铁路联运外贸保税运输机制等贸易规则修订完善具有创新意义,将大幅度降低中欧班列的贸易综合成本。截止2017年7月30日,已签发13单。二是空铁公多式联运体系取得突破。成都铁路局牵头的多式联运联合体,依托“陆上+空中”丝绸之路,打造国内、国际空铁公多式联运体系,2017年8月29日试运行国内首单“高铁+航空”货物联运模式,公铁空共用货物运载单元,全程采用空铁联运单,实现“一单到底”、“一箱到底”。同时,成都铁路局会同金融机构开展了国内首次以铁路货物运单为载体,基于控货权及国内信用证结算的铁公联运“一单制”试点,9月12日完成首单运输。这对于陆路运输突破单证物权凭证限制、拓展金融属性,丰富实体企业贸易融资工具,加速发展以铁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具有重要的创新实践意义。

附件1:

中欧(成都)班列多式联运提单操作流程

第一步:提单备案。提单样本提前到开证行备案,并确定收货客户到中国银行开证。

第二步,签发提单。陆港公司与发货客户约定欧洲端交货地点,收到货物检查无误后,向发货客户签发多式联运提单,明确陆港公司全程运输责任。

第三步:提单议付。发货客户收到提单后到中国银行海外分行申请议付。

第四步:在途监控。陆港公司负责全程物流操作,与成都国际铁路班列公司合作对货物全程监控。

第五步:提单赎单。收货方到中国银行锦江支行付清余款进行提单赎单。

第六步:提单提货。收货方凭提单到陆港公司指定仓库申请提货。

具体操作流程见下图:

图1 多式联运提单操作流程示意图

附件2:

首单“高铁+航空”联运模式试运行流程

2017年8月29日,成都铁路局和四川机场集团、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作为发货方,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作为收货方,从四川绵阳市通过“高铁(客专)+航空”空铁联运发送快件货物到上海市。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上门取件。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取件员7:30前往绵阳市收件。按照规定对寄递货物进行查验,确保货物符合高铁、航空货物办理规定。取件员对客户进行身份实名制查验。

第二步:办理承运手续。取件员指导客户填写“空铁联运单”(一式四联,第一联为到达存根联,第二联为发站存根联,第三联为寄件人存根联,第四联位收件人存根联),利用“空铁联运包装箱”对货物进行包装(试运暂用高铁箱),称重核费,并将“空铁联运货签”粘贴在箱体。运单到达存根联及收货人存根联随货同行。

第三步:公路运输。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安排车辆负责8:30前将货物从取件点运至绵阳火车站,交由车站作业人员。

第四步:铁路运输。车站作业人员对货物进行安检,并和取件员签章交接货物及空铁联运单,组织货物装上当日C6303次列车。列车到达双流机场站,由中铁快运作业人员卸车,将货物从站台通过实现确定的走形通道运至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刘制定位置,与川航物流作业人员办理空铁联运单及货物交接。

第五步:航空运输。货物使用川航绿色通道快速安检。对当日接收空铁联运货物统一搭载3U8965次航班运至上海市。

第六步:到达交付。3U8965次航班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后,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安排人员及时办理取货收续,并在空铁联运单“收货人签字”栏内签收。

附件3: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四川省自贸区建设,开拓创新,在中国银行总行的指导下,带领辖属锦江支行,利用中行全球布局优势,与法兰克福分行联动,推动和协助成都陆港运营有限公司签发了全国首创“一单制”中欧班列项下国际铁路运输单据,并开立了全国首笔 “一单制”项下进口信用证。该业务落地是首次将此种“一单制”项下国际铁路运输单据纳入了国际信用证跟单单证流转体系,解决了国际铁路运输项下信用证海外受益人的议付问题。中国银行成都锦江支行对该笔创新业务的叙做体现了中国银行作为国际结算专业银行的服务优势和专业性优势,也展现了中国银行“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的服务理念和责任担当。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虎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