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四川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治理引领支撑作用,科技厅会同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建厅、水利厅、省林草局等5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科技支撑四川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着力提升四川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高质量建设若尔盖国家公园,为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科技保障。
据介绍,《行动方案》聚焦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水安全保障、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方向,提出了四大创新行动和16项重点任务。
一是实施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科技行动。针对四川黄河流域草原生态系统敏感脆弱、自我修复能力不足,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呈蔓延势头的问题。加强生态系统功能维持提升机制研究,开展高寒沼泽湿地生态修复、草原退化沙化治理、区域生态系统固态增汇等关键技术攻关,研发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综合防治草原鼠害防控新技术。
二是实施流域环境污染治理和防灾减灾科技行动。针对四川黄河流域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变化剧烈、自然灾害频发,现有防灾减灾救灾技术及装备支撑能力不足、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晚,治理与修复技术不成熟,传统污水处理模式有“高原反应”的问题。加强河道保护与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区域突发极端天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精准预测与风险管理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稳定运行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
三是实施生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行动。针对四川黄河流域农牧业资源富集,但生产方式粗放,加工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问题。开展中藏药、高原花卉等特色种质资源挖掘、保护和利用研究,加强高原果蔬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开展主导畜种选育与杂交利用、生态畜牧养殖和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攻关。推动高原特色文旅融合发展科技创新。
四是实施生态保护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针对四川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平台能级不高,地方人才团队支撑不足和区域协同创新不够的问题。持续推进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高校院所与地方协同创新。深化川甘青三省交流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信息、高端人才智库共建共享。开展“一区一策”适用技术成果应用示范,加强新技术新成果的宣传推广。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