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省(区、市)统一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货值达5亿元

2022-11-11 17:20: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10日,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2022年全国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行动。主会场设在四川省绵阳市,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等17个省(区、市)设分会场,主、分会场同步销毁。

                               ​活动现场

本次销毁行动是2022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重要配套活动。据统计,销毁商品包括侵权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服装鞋帽、烟酒、盗版非法出版物等逾30大类100多个品种,重量超过3000吨,货值达5亿元。销毁坚持无害化处理原则,采取拆解、填埋、焚烧等方式进行,符合绿色环保相关规定。

近年来,四川通过铁的手腕强力整治违法乱象、依靠社会共治提升监管实效,在法治建设、监管执法、司法保护、协作配合、宣传引导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鲜明严的导向。以涉外知识产权、涉农领域商标、酒类商标专用权、专利和专利代理等为重点,将“铁拳”“蓝天”“春雷”“昆仑”“护旗”“龙腾”等专项行动作为抓手,严厉打击商标侵权、专利侵权、市场混淆等违法行为。

二是注重区域协防。针对侵权假冒行为跨区域、链条化的新趋势、新特征,四川省在省内重点推进成德眉资、眉乐雅等毗邻地区合作,指导市(州)签署了《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协作协议》《知识产权检察协作工作意见》等文件,联合开展执法办案。在成渝地区,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重庆市场监督管理局,明确两批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签订《联合打假合作协议》,建立了线索通报、案件流转、执法协同、结果互认等联动机制。

三是强化行刑衔接。四川省着力畅通线索互动、案情通报等渠道,丰富“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的内容,以信息化规范衔接流程、保障移送质量,从源头解决了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问题。

下一步,四川省将把推进“双打”工作作为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伪劣违法犯罪行为,着力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潘阳薇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