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规模最大!稻城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主体完工 ​

2022-11-13 11:00:00   四川观察

11月13日,全球规模最大太阳射电成像装置──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在甘孜州稻城县主体完工,将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为能源、通讯等基础实施的安全运行提供预警和保障。

上午10点,在甘孜州稻城县海拔3800米的色拉坝子草原,随着最后一个天线安装到位,标志着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主体完工,明年6月将全面投入科学研究。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是由313个直径6米的天线构成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天线均匀分布在直径1公里的圆环上,状如一颗巨大的“千眼天珠”,对太阳爆发活动进行实时监测,获取位置和强度信息。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副主任设计师武林告诉记者,科学家们可以利用望远镜探测的数据,判断太阳爆发所携带的高能粒子是否能够到达地球以及到达地球的时间,为地面通信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等提供空间环境的预报,保证它们运行安全。

而这一重大科学装置落户甘孜稻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独特的地理条件,较低的纬度和四面环山的地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科学实验场。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稻城亚丁台站执行站长吴俊伟告诉记者,纬度越低,圆环阵接收太阳信号就会越多。而且这里依山环绕,山能够很好地遮挡人为电磁射电信号的干扰,对观测太阳信号更加有利。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大科学装置主体完工比计划提前了50天,而这一速度的背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项目建设者叶林就是其中一位。在圆环中心,有一根100米高的定标塔,为整个观测链路提供定标基准,而他就要经常爬上去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叶林说,100米的塔,每次爬他都要克服恐高的心理,冬天零下几度,在塔顶吹着大风很冷,又缺氧,而他在项目上坚守,就是希望项目早日完工。

为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川落地建设,除了省上给与的配套资金扶持,稻城县交通部门也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周边4.5公里的道路新建和改造。

稻城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龙龙告诉记者,过去通往项目上的路特别差,特别是雨季的时候,全是坑坑洼洼,天线、铁塔、锅盖都无法运进去,这条路建成后,所有的设备就全部顺利运进去了,促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而随着这一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的完工,稻城县也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天文观测地。未来,稻城将利用好这一独特、稀有的资源,加快推进“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打造天文科技旅游新地标。

稻城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晓娜姆谈到,目前,他们正聚力打造天文科技旅游园区,今年投资1.2亿,先批建设可观赏、可感知、可体验的“天人合一”天文旅游综合体,以培育现代天文旅游产业生态圈为目标,推动天文科技成果旅游化的转换。

据了解,该项目投入科学研究后,观测数据还将充分对全川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放,同时提供研学支持,为我省空间科学和射电天文领域学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