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14日,四川省烈保中心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蓉举行。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共谋全省烈士褒扬工作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现有在册烈士13.37万人,烈属1.37万人,烈士纪念设施4384处,是一片孕育红色基因、富有光荣传统的热土。
如何依托这些红色资源,科学谋划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加强专家队伍建设成为了绕不开的命题。据了解,烈士褒扬工作是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性、严肃性、科学性均有很高的要求。而英烈事迹挖掘讲述、烈士纪念馆展陈、红色资源保护、烈士遗骸搜寻鉴定等重要工作,对专业性、规范性、标准化要求非常高,需要进一步汇众智、凝共识、聚合力。
在此背景下,四川省烈保中心专家委员会应运而生。记者了解到,四川省烈保中心专家委员会由39名从事历史学、中国共产党历史、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文物保护技术、风景园林、考古学、法医学、社会学等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家构成。设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党史军史战史研究、烈士遗骸搜寻发掘鉴定和烈士精神弘扬4个组别。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组组长刘先杰有着近40年的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经历,但在他参与的两百余项各类项目中,“红军长征纪念碑”“王坪烈士纪念园”等十余项纪念设施规划设计研究工作让他记忆深刻。“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背景下,怎样更好地保护保存烈士纪念设施,充分发挥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功能,道阻且长。”刘先杰表示,未来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组将为四川省境内烈士纪念设施的规划设计、保护管理、修缮维护、陈列展示等提出咨询意见和技术指导。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在四史特别是中共党史、新中国史中留下了浩气长存、永垂不朽的篇章。”在党史军史战史研究组组长宋键看来,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既能解决制约烈士褒扬工作创新发展的瓶颈,也能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大局服务,更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烈士遗骸DNA鉴定和烈士遗骸搜寻发掘工作方面,烈士遗骸搜寻发掘鉴定组组长侯一平则带领专家组围绕烈士遗骸DNA提取、寻找烈士亲属与鉴定烈士亲属亲缘关系开展工作,并提供技术支撑与专业建议;而如何将对烈士的纪念宣传转换为传承烈士精神,则是烈士精神弘扬组的专家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各位专家是各行业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的行家里手,也是我省烈士褒扬工作领域的先行者、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对于促使专家委员会发挥‘智力引擎’作用、助推新时代四川烈士褒扬工作高质量发展作用重大。”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鞠波希望,各位专家以本次会议召开为新的起点,为新时代四川烈士褒扬工作高质量做出贡献。
据了解,今年以来,四川省烈保中心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团队已在烈士纪念设施基本陈列改陈布展、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维护、烈士遗骸搜寻保护等方面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了决策咨询参考,参与了改陈布展评审工作。
此外,四川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相关单位也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各项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烈士褒扬工作的统筹规划、调查研究、政策研制、跟踪督导,以实施全省烈士纪念设施三年提升行动为抓手,为全省烈士褒扬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潘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