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边地文学”吗? 一场关于它的文学分享活动来了|领读者

2022-11-25 19:41:00   首屏新闻

分享会现场.jpeg分享会现场

川网传媒·首屏新闻成都11月25日讯 11月25日,由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文艺出版社承办的《书写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当代文学中的边地视角》文学分享活动在天府书展举行。

《凉山叙事》.png

《凉山叙事》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罗伟章、著名作家龚静染、四川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张庆宁等与会嘉宾在会上分享了“边地文学”这一概念,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如“边地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中的痕迹,在当代的文学语境中怎样理解或者定义“边地文学”这一概念,作为作者又是怎样选择“边地”视角写作等。

记者了解到,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生态发生的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是“边缘的崛起”。而四川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场,也不断涌现出不容忽视的文学力量。地理空间意义上的“边地”显然不再是文学意义上的边缘之所,资讯的流动和媒介技术的更新,使之更体现为一种文学格局和意识的自觉改变。近几年,在人类学、民族学领域,边地、边缘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边地既是一种视界,也是一种研究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专业文艺类出版机构,四川文艺出版社一直把关于“边地文学”的题材作为重点关切的对象。不论是四川省文联主席阿来的《瞻对》,多项文学奖项获得者罗伟章的《凉山叙事》等名家名作,还是四川代表性作家龚静染的《昨日的边城》《边城新纪》,抑或是冯良的《凉山的人》《翻过瓦吉姆梁子》,这些作品的出版都体现了四川文艺出版社对于“边地文学”内容建设的担当。

会上,与会嘉宾各自谈到了自己关于“边地文学”所创作的图书,他们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等视野,构建自己的独特理解,同时加入作者自身的思考。如罗伟章的作品《凉山叙事》,聚焦脱贫攻坚主线,力图真实再现大凉山摆脱贫穷、移风易俗的艰难历程,以饱含深情的叙述拉近了凉山内外人民心灵之间的距离,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独特风貌。

《凉山叙事》作者简介

罗伟章:著有小说《谁在敲门》《饥饿百年》《声音史》《寂静史》《隐秘史》等,散文随笔集《把时光揭开》《路边书》,长篇非虚构《下庄村的道路》。作品曾多次进入全国小说排行榜,入选新时期中国文学大系、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曾获人民文学奖、凤凰文学奖、万松浦文学奖、《当代》长篇小说五佳、《长篇小说选刊》金榜领衔作品等。系四川省天府文化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内容简介

大凉山腹地昭觉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形态,成为深具神秘意味的存在,也成为脱贫攻坚的堡垒。2018年伊始,这里更是成为脱贫攻坚的热土。本书紧扣这一时代命题,但又超越命题本身,以宏阔的历史视野,从人类学、民族学和内在观念的角度,层层递进,深入解析。物质和精神,我们和他们,今天和明天,由此相互映照,共同汇流成奔涌的大河。理解、庄重和宽博,合力构成本书气质,使之成为融现实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炉的典范文本。

(记者 戴璐岭 乔永祯 实习生 史雨昕 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提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