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朋友必看!成都这项实施方案与你的成长发展息息相关

2022-12-19 09:22:00   四川新闻网

为深入推动成都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成都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审议了《成都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全力打造充满青春活力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标准建成青年发展型城市生态的工作目标。

成都将全力打造充满青春活力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标准建成青年发展型城市生态。到2024年,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领导机制更加有力,政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指标监测体系逐步完善。青年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增强,青年建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参与度、贡献度不断提升。重视青年、关怀青年、支持青年的城市氛围日渐浓厚,关注每一个青年的成长与发展需求,推动青年与城市共成长。

七个着力,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根据《实施方案》,成都将通过着力优化青年优先发展的城市规划环境,着力优化公平且有质量的城市教育环境,着力优化激励青年施展才华的城市就业环境,着力优化保障青年基本住房需求的城市居住环境,着力优化缓解青年婚恋生育养育难题的城市生活环境,着力优化促进青少年身心成长发展的城市健康环境,着力优化有效保护青少年权益免受意外伤害和非法侵害的城市安全环境,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

具体举措干货多多。在城市教育中,成都将实施高品质幼儿园倍增计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普通高中扩容提质工程,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新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所。实行残疾儿童少年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

在城市就业中,成都提出年均新增城镇就业不低于23万人。每年举办青年线上线下职业推介活动不少于4000场,确保公共就业服务高校应届毕业生全覆盖。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12万人次。深化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持续执行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保保费补助60%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自缴保费减免20%政策。

在城市居住中,进一步完善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和租赁补贴等为主体的青年住房保障体系,年均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7000户,住宅类用地供应计划单列10%用于满足建设或配建租赁住房用地需求,年均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间),全面推行“先安居后就业”制度,符合条件的青年按规定享受政策面积8.5折优惠。推广青年人才驿站等短期居住服务,每年服务外地来蓉求职青年1.5万人次。持续优化完善城市“15分钟公服圈”。

在城市生活中,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结婚登记、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一站式服务,加快建设“蓉易托”社区智慧托育中心,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24个,成都市每个街道及有条件的镇至少建有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有效缓解青年育幼后顾之忧和赡养老人压力。

在城市健康中,每年新、改建不少于100个“社区运动角”,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保障学生校内、校外每天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成都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到55%,建立全国领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在城市安全中,实施青少年“学法筑基”行动,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行为。推动青年之家、儿童之家等服务阵地扩面升级。建立完善“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对青少年诉求办理全覆盖。

七个实施 ,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此外,成都市还将实施产业建圈强链青春建功行动,动员青年在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中走在前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青春建功行动,动员青年在“三个做优做强”和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走在前列;实施国际门户枢纽建设青春建功行动,动员青年在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中走在前列;实施绿色低碳发展青春建功行动,动员青年在“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和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走在前列;实施文化繁荣兴盛青春建功行动,动员青年在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中走在前列;实施民主法治建设青春建功行动,动员青年在“智慧蓉城”建设和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中走在前列;实施提质幸福成都青春建功行动,动员青年在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中走在前列。

根据《实施意见》,成都将持续发布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和成都人才白皮书,在产业园区管理机构探索实施“员额制”管理制度,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推动青年向重点产业聚集。发布城市机会清单,优化“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依托“蓉易贷”普惠信贷工程,探索推出“蓉青贷”青年创业普惠信贷产品,构建青年参与补链强链的服务体系。

成都还将实施“蓉漂计划”“天府实验室全球高端人才招引计划”“蓉城英才计划”,积极招引全球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筹建“天府青年百人荟”,开展“成都榜样·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举办“蓉漂杯”“菁蓉汇”“创交会”等创新创业赛会活动,高质量开展“蓉漂人才荟”系列活动,营造青年创新创业创造浓厚氛围。

成都将精心办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赛事活动,支持青年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建设成都国际职教城和国际合作教育园。组织开展国内外知名高校大学生成都行等社会实践。

成都将探索设立绿色低碳产业基金,引导青年投身“研发+制造”产业生态圈建设,促进绿色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引导青年积极践行绿色交通理念,支持青年开展绿色制氢、新型储能等前沿技术攻关,促进交通结构优化调整。深化“碳惠天府”机制建设,引导青年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成都将开展红色文化青年传承行动,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依托“理响成都”“蓉耀青年”等理论宣传教育品牌,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开展天府文化青年弘扬行动,支持青年参与历史文物保护、非遗传承发展、百姓文史创作。实施社科优秀青年人才“雏鹰计划”。开展网络文明青年守护行动,引导青年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带头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主动发出青年好声音。

成都将依托“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载体,拓宽青年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的渠道。编制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导则,各区(市)县探索建立至少1个青年发展型社区。建好成都青年志愿者学院,提升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动员能力,每年新增注册青年志愿者15万名。

成都将为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碳排放管理员等新职业青年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领域发展提供服务保障。鼓励青年创建优质生活服务品牌、创办生活性服务企业、参与城市有机更新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鼓励青年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方式参与城市新场景营造、城市形象宣传、城市文化传播。引导青年共建共治共享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记者 陈淋)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