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成都市委全会主要成果 这场发布会划重点

2023-01-03 15:5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3日,成都召开举行解读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有关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成都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明友介绍,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讨论了《2023年全市经济工作要点》《成都市关于加快推进“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建设的若干支持政策措施》《成都市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制定了任务书,绘就了路线图。”

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委财经办主任王喜梅在发布会上介绍了2023年成都市经济工作相关安排情况:在推进双核联动联建、建强现代化都市圈等方面主动作为,切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主动破解“卡脖子”问题,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治蜀兴川大局。持续增强城市极核主干功能,大力推动六大原创性原动力改革,积极抢抓国省政策窗口期,主动谋划、借势借力实现更大发展。

“出台营商环境5.0版,在政务服务、市场准入等方面创新突破,完善闭环式、滴灌式、体系化服务,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努力让企业市民真切感受到在成都发展有前景、有市场、有公平、有温度。”王喜梅补充,此外成都还将设立企业12345诉求办理提级处置专班,构建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从企业融资、供应链保畅、舆论引导上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共享城市发展红利;进一步放开外商投资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不断提升投资质量和水平。

以工业为主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建圈强链,成都在建设制造强市有何部署安排?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王凯透露,成都将聚焦突出发展实体经济、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方面增强产业功能、培育发展动能、提升企业效能。促进资源整合,加快编制26条重点产业链的产业图谱、专业规划、专项政策、招商名录等,构建链主企业链属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投资基金、领军人才等“5+N”产业生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王凯介绍,在产业培育上,成都将巩固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发展优势,壮大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绿色低碳、现代种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培育无人机、北斗卫星等1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基因治疗、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用5-10年时间培育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塑造产业引领新优势。在主体培育上,成都将加强企业梯度培育,推动更多企业“上规、上市、上云、上榜”,特别是更加注重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升规稳规,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支持更多企业上榜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

据介绍,《成都市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聚焦“高质量发展”,做好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要素覆盖,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在精准配置资源要素上,成都将发挥科创平台强链聚链功能、强化重点产业资源和能源安全保障、增强人才资金供给、支持数字经济赋能圈链提质等五方面内容,提出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基金服务体系、支持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政策措施。在全力做优服务方面,成都将支持提升供应链安全稳定性、打造应用场景支持市场拓展、增强园区专业服务功能等三方面内容,提出了支持畅通供应链物流通道、支持建立采购创新产品“合格免责”机制等政策措施。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潘阳薇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