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数字碳中和 | 赵晓琼:让个人绿色生活得到激励 泸州“绿芽积分”还将继续扩大朋友圈

2023-02-26 09:35: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每行走500步,可记录8.215g减排量,获得1个“绿芽积分”;每日光盘打卡3次,记录144g减排量,获得5个“绿芽积分”;乘坐1次公交车,记录80g减排量,获得10个“绿芽积分”,这样一组数据是不是让你的低碳行为变得立体起来?

2月25日,在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现场,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晓琼就带来了“绿芽积分”这样的一个案例。

赵晓琼介绍,泸州市“绿芽积分”于2020年12月正式发布,是由泸州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打造的西部首个个人绿色生活积分体系。“绿芽积分”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依托“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通过全方位采集用户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绿色循环、绿色金融等多个维度数据,并运用碳减排方法学进行核算,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个人绿色生活激励回馈机制。

而在“绿芽积分”微信小程序上,用户能够兑换的福利奖品,包含线上礼券和实物商品等有100余种选择。更具泸州特色的是,只需要150“绿芽积分”,就可以放流一条岩原鲤,或用100“绿芽积分”“请客买单”,兑换成鸥粮投喂红嘴鸥。

“‘绿芽积分’就是把用户每天的环保行为,通过一定的标准和计算方法进行数据量化,核算减碳量,发放相应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平台上兑换奖品,也可以再次进行环保公益捐赠。”赵晓琼透露,目前已有21万用户用这样一个个人“碳账本”养成低碳新风尚。

而覆盖场景多、使用方式便捷则是用户选择“绿芽积分”的重要原因。赵晓琼告诉记者,“绿芽积分”主要是持续深化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打造了低碳步行、绿色停驶、绿色金融、公交出行、光盘行动、旧衣回收、环保志愿服务等7大减碳场景,覆盖了公众衣、食、住、行、游等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更加贴近生活。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方式,也让“绿芽积分”能够快速推广应用,有效助力形成绿色低碳生活的新风尚。

接下来,“绿芽积分”还有怎样的路要走?“立足‘互联网+大数据’,不断丰富减排场景,为公众提供一站式参与低碳减排的路径,继续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断扩大‘绿芽积分’朋友圈,为公众参与绿色低碳行动提供新思路、新动力。”赵晓琼说。

川网传媒·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潘阳薇 何佳欣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