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①丨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划重点

2023-03-13 15:19: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城乡融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畅通要素流动渠道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发布会。会上,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陈涛介绍了自然资源部门畅通要素流动渠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工作。

“城乡融合发展需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城乡产业深度融合;需要构建宜居宜业城乡环境,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双向流动;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破除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需要保留城乡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住历史、记住乡愁。”陈涛介绍道,我们将按照“严守资源安全底线,维护资源资产权益”职能定位要求,在以下方面推动城乡融合战略部署落地见效: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争取国家早日批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尽快完善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推动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空间基础。充分发挥县级规划和乡村片区规划的引领作用,持续优化县域农业、生态和城镇空间,统筹安排产业、土地、城镇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等,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乡融合空间格局。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的目标任务。主要是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研究制定强化耕地保护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耕地保护激励措施,进一步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具体的措施,一是足额带位置下达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责任书,严格党政同责考核。二是抓紧制定与田长制配套的相关措施,并推动运行。三是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相关工作,切实做到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四是常态化做好流出耕地恢复补充工作,确保实现年度进出平衡。

强化城乡建设用地用矿保障。具体措施,一是推动计划指标精细化管理,分级分类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二是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重大项目统筹调度制度以及“用地保姆”一对一服务机制等。三是坚持“凡用地、先挖潜”,采取有效措施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强力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四是积极争取将四川纳入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试点省份,推进锂、钒钛、稀土等国家紧缺的矿产资源实现找矿突破,同步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矿业权出让等相关工作。

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生态修复制度体系,全力推动省级生态修复规划实施落地落实,同步加快市级和重点生态县的规划编制和报批,完成“六江”廊道建设规划报批并推动实施,编制安宁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出台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制定我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并推动试点示范。高质量推进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大熊猫国家公园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统筹做好“9.5”泸定地震灾后重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方案并组织好实施。稳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地区的土地综合整治示范等工作。

做好城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坚决打好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全力推进重点隐患避险搬迁,切实加强工程治理项目监管。二是坚决打好地震灾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攻坚战,始终把地灾防治作为“生命工程”贯穿于灾后重建全过程,督促指导地震灾区统筹做好汛期的地灾防治和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快推进地灾防治项目实施,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扎实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千方百计地确保安全度汛、安全重建。三是坚决打好山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持久战,加快推进山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规划编制工作,按程序报批并及时启动实施。

推进城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积极争取并扎实开展调查监测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森林、湿地、草原、水资源、地理国情监测等专项调查,积极开展城镇国土空间监测。常态化开展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努力提高监测的覆盖面、时效性和准确度。充分发挥测绘力量优势,着力推进“实景三维四川”项目建设。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