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22日是第31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36届中国水周。由成都市水务局、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以“迎大运·品水韵”为主题的2023年成都市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活动在南桥广场举行。成都市政府副市长吴皓,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朱泽华,成都市水务局局长廖暾,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及罗雪梅、李智、谭凌云、李毅等都江堰市领导出席活动。
何勃 摄
蒋蔚炜表示,都江堰市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李冰治水最大的秘诀就是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水文化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向世界展示文化名城的一扇窗口。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到上善若水、青山绿水的都江堰市,饮水思源,共同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活动集中展播了成都市水情教育系列少儿微视频大赛优秀作品。与会领导、嘉宾现场为都江堰市民间河长颁发聘书,为成都市水美乡村授牌,为第四届“最美河湖”“最美护河人”“最美河道警长”颁奖。
何勃 摄
据介绍,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成都坚持以河长制为抓手,持续推动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大力推进景观提升和长效管护,生态锦江、人文锦江、幸福锦江逐步呈现。锦江流域市控及以上断面优良水体率持续保持100%,国控黄龙溪断面水质连续32个月保持在III类以上,锦江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纳入水利部首批试点,锦江鱼类种类从十三五初期的23种增加至49种,鸟类增加至84种,中国特有一级珍稀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多次造访锦江。
近年来,都江堰市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体现上游水平,严守“三条红线”,扎实做好水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引大济岷等生态工程,加快建设河清岸绿水美乡村和绿道蓝网,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科学保护基础上,加快生态价值转化,吸引元气森林、农夫山泉等绿色食品企业落户,营建李冰博物馆等水主题产品和消费场景,打通了“自然之水”到“发展活水”的价值转换通道。
未来,都江堰市更将依托“天府好水”等生态资源,不断探索生态产品工业化转化、加速推动绿色工业强基倍增,助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都江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