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在全国设立的第三个地方国际商事法庭,也是中西部首个在地方设立的国际商事法庭──成都国际商事法庭在天府中央法务区举办挂牌运行一周年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通报了2022年4月22日成都国际商事法庭挂牌运行一年来的基本情况。成都国际商事法庭主要管辖四川省范围内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8类涉外民商事案件,运行一年来共受理各类涉外民商事案件90件,仲裁司法审查案件190件。其中高效审结的2起涉“一带一路”国家工程跨境金融诉前行为保全案、成都中院首例依法适用国际条约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案、成都国际商事法庭涉外商事审判“第一槌”案等有关典型案例获得省委政法委“四川政法‘五年百佳’案例(2018-2022)”、2022年全省法院优秀庭审、成都市政法系统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服务群众诉求十大典型案例等荣誉;探索形成的“创新‘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成功入选国务院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一年以来,成都国际商事法庭陆续制定《关于全面提升国际商事纠纷化解能级 高质量服务保障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构建成都大司法区服务保障企业“全生命周期”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服务大局的文件,为成都深化改革开放、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法治动力。
成都国际商事法庭健全国际商事审判一站式多元解纷、智慧型决策参考、改革创新领航“三个机制”,推进国际商事精品案例、规则指引、企业护航“三项工程”,搭建国际商事高效解纷、国际法治人才培育、国际司法交流“三大平台”,服务发展、功能丰富、开放互动的国际商事审判“三三”工作模式初步成型。
发布会还对外发布了《法院涉外民商事审判工作报告(2018—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及成都法院涉外民商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2018—2022)。其中,白皮书立体展示了成都法院五年来涉外民商事审判的工作情况,深度分析了涉外贸易活动投资模式、行业治理路径及审判运行集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着力发挥涉外民商事审判司法数据“晴雨表”作用。十大典型案例涵盖了成都法院2018年以来已经审结的涉外商投资、知识产权、跨境金融等各类涉外民商事精品案例,充分彰显了成都法院司法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平等保护中外企业合法权益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为拓宽涉外民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渠道,增强涉外民商事审判人才引培力度,发布会后,成都中院还与四川天府一带一路商事调解中心签订了《民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合作协议》,与四川大学签订了《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合作协议》。四川天府一带一路商事调解中心副理事长樊斌,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左卫民参加了签约仪式。
成都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龚成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成都国际商事法庭将进一步找准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持续高效融入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靶向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保障,加快整合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纷资源,拓展专业化审判矩阵效应,加快打造立足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一流国内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新高地。(记者 乔永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