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这个4月,法国空客已成为中国网民关注的高频词。法国总统来访,再获百亿订单,中国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 ……空客一跃成为中国民用飞机市场的“龙头”。
在此背景下,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的落户,能为航空产业带来什么?老百姓能从中得到哪些实惠?记者对话了空中客车中国公司客户服务战略、业务发展及运营副总裁胡永东。
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效果图
能给航空业带来什么?
“空客更倾向于选择成都本地企业配套”
链主企业落户在哪,产业链聚集在哪。链主企业的“引力作用”不容小觑。
“我们更倾向于选择成都本地企业,对项目进行配套。”胡永东说,空客项目周边就有不少具备配套实力的企业。空客将充分利用本地供应链企业,做到资源共享,培育产业生态圈。根据规划,项目预计到2030年实现产业规模达210.7 亿元,其中综合营业收入47.6亿元、航空维修120亿元、航空金融43.1 亿元。
实际上,围绕空客全生命周期项目等链主企业,双流已经抢先布局,成立了成都国际空港经济区。在这块4.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建设三大产业集群:航空制造产业集群、航空维修产业集群、航空现代服务业集群,打造高端航空制造业和现代航空服务业“两业” 融合发展典范。到2025年,该片区的航空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 亿元,2027年力争突破 300亿元。
在成都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中,航空航天产业是突出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在项目落户地,双流瞄准“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建设目标,提出了 “121”城市功能体系,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功能。
正如胡永东所说,成都双流与空客的发展战略是一致的,双方并肩而行,必将事半功倍。
项目工作人员正在为记者介绍项目沙盘
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
未来将带来“乘机成本”的下降
从表面上看,大型工业项目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空客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能为普通消费者带去什么?
胡永东认为,消费者站在产业链发展的“最终端”,必将受益于产业链的规模化发展。
1985年,第一架空客A310飞机进入中国民航业,自此深耕中国市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空客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每年空客生产的 20%的飞机交付给中国。那么,这么庞大的机队,退役后的“出口”在哪里?这是飞机租赁公司和航空公司不得不面临的巨大的成本问题。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提供了解决方案。
如果航司能“利益最大化”飞机残值,甚至把残值变成收益,这势必会降低其整体成本,也会体现在航司运营成本的整体降低,那么消费者的乘机成本也将随之下降。此外,回收飞机是一个环保项目,能为老百姓带来切身好处。
“牵手”16个月感受如何?
“高效务实、从不空谈”
2022年1月,谅解备忘录签署;2022 年4月,投资协议签定;2022年7 月,项目破土动工;2023年4月,合资公司成立…… 空客与成都双流已经正式“牵手”16个月。
建设现场
通过过去16个月的合作,胡永东认为,空客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三级政府的合作紧密高效务实,从不“空谈”。他们给予了财务、税务、海关等各个方面提供便利。同时,这里的宜居生活再次印证了项目选址成都双流的正确性。
此外,胡永东还再次谈到项目选址成都双流的过程。项目选择初期,空客选址主要聚焦于三大原则:技术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专业性原则。
“这三大原则我们在成都都能满足。”胡永东说,在中国很难找到第二个城市如成都一般,能具备如此雄厚和完备的产业链,能让企业免于重复建设,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