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⑦丨拿出真金白银!四川这样支持“四类地区”发展

2023-05-05 11:0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我省在支持“四类地区”发展上,主要有哪些考虑?5月5日,在“推动‘五区共兴’,促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省委改革办副主任钟国强介绍,在推动“四类地区”发展上,近年来,四川从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四类地区”发展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成效,县域经济实力得到大幅提升。

钟国强举例,宜宾市翠屏区在2020年进入全国百强区阵列、西昌市在2021年进入全国百强县阵列。到2022年末,“四类地区”中有宣汉县、江油市、南部县等13个县(市、区)的经济总量排到全省前50。

“但总体来看,‘四类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仍然滞后,还有不少县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财政保障能力方面均大幅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钟国强表示,总体看,当前基础设施、城乡建设、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弱项最为突出。为此,相应补短板的重点就是要持续推进综合运输通道、重点水利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持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卫生健康保障能力。

同时,“四类地区”矿产资源、清洁能源、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资源较为富集,下一步将重点支持“四类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现代农业,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清洁能源的低碳高效利用,努力把“四类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市场机制不活、创新能力不强、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四类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钟国强介绍,下一步将重点支持“四类地区”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对标创新,加强科技支撑服务与人才引进培养,激发“四类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钟国强介绍,针对“四类地区”的部分欠发达县域,建立省内先发地区、部门、企业与欠发达县域结对共富机制,采取“一县一策”进行精准帮扶支持。先发地区发挥牵头作用编制帮扶规划并按年度推进实施,企业更多采取市场化方式开展产业合作帮扶,省级相关部门将出台差别化支持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四类地区”的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