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5月5日,2022年、2023年“成都工匠”命名大会在蓉隆重召开。记者了解到,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重视关心下,市总工会、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紧紧围绕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制造强市建设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扎实开展“成都工匠”评选,评选出2022年“成都工匠”655名和2023年“成都工匠”593名。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在省人社厅、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下,每年组建由两院院士专家和“大国工匠”领衔、涵盖70余名长期从事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资深专家的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会分设各评审小组深入参评人员岗位,对其技能实操水平、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考察评判并给予赋分,同时征询所在单位技术负责人、所在班组(团队)职工等多方主体意见,两年评选工作中累计到1812家企业开展现场评审,全覆盖5077名资格审查合格人选。
据悉,两年评选出的1248名“成都工匠”中来自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一线岗位的有950人,占比达到76.1%。两年评选出的1248名“成都工匠”中已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的有1026人,其中吸纳了全国技术能手李大江、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一等奖获得者李汶、24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者储周硕等一大批技能实操、技术创新尖兵。
“我指导和直接挖掘的隧道长度,已经超过了60公里,相当于成都地铁总长度的十分之一。”“成都工匠”、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盾构操作工邹景军常年工作在几十米深的地下,驾驶“钢铁穿山甲”盾构机,为盾构机核心部位“主驱动”提供装配和维修调试、制造、维保及施工技术,服务于地下空间开发,被喻为新时代的“地下筑梦者”。他告诉记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不断专研、创新,把自己的精湛的技艺传递给同事、工友。“通过导师带徒等活动、通过专项技能培训,把我的技术技艺交给他们,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觉得这是我作为共产党员的职责,也是我的初心和使命。”邹景军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