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新!四川首列“一单制”融资出口专列从青白江出发

2023-05-30 14:49:00   中国西部网

5月25日下午3点,伴随着一声高亢的汽笛声,首列汽车散件“一单制”融资出口专列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准时发车。列车上满载从国内汽车主机厂装箱后经国内铁路运输至城厢站的汽车散件,它们将“乘坐”这趟专列,从成都运输至远在数千公里外的白俄罗斯热季诺海外分厂。

此班列在没有第三方金融机构做担保的条件下,基于货物实际控货权签发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实现融资模式新突破和出口项下首次独立融资“双创新”,为成都国际铁路港多式联运“一单制”融资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

双创新!“信用融资+单证控货”又快又好

“这是‘一单制’融资首次应用于出口班列,为中欧班列带动双边产业、贸易、金融提供成都方案。”在发车现场,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融资方式可不借助全程保险、担保公司等第三方金融机构担保,利用企业自身信用在银行获得授信额度,再凭借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控货即可拿到实际放款。

据了解,传统的质押融资模式需要第三方金融机构作为担保方,手续多、放款时间长、融资成本高,而纯信用融资的额度又很低。两种方式都不能完全符合企业实际资金需求。此次汽车零配件出口“一单制”融资项目就是将两者相结合,以“信用融资+单证控货”的模式为企业在银行获得融资,成本低、额度高、放款快,是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近年来探索“一单制”金融属性中,找到的一条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创新路径。

步履不停!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

多式联运“一单制”是“一个承运单位、一次结算、一张单证”的全程多式联运模式,避免传统运输模式的单证流转和繁琐手续,在成本、效率、节能减排等方面具备优势。

2017年4月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推进内陆地区国际多式联运示范建设,试点签发具备物权凭证性质的多式联运提单,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被写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自此,四川自贸试验区不断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形成系列创新成果。  

2017年4月26日,四川自贸试验区产生全国首份基于国际铁路联运的多式联运“提单”,实现以多式联运“提单”作为信用证议付凭证。之后,又相继推出基于该“提单”的“银保联合体”、供应链金融平台融资、“国际信用证+人民币结算”等创新模式,实现“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全程控货和金融创新”。

2018年11月,在迪拜-钦州-成都海铁联运上,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提供全程服务,实现“一单到底”,以多式联运提单作为最终交付凭证,首次在南向海铁联运通道上应用,标志着多式联运提单应用拓展至海铁联运领域。

2019年10月23日,“中欧e单通”跨境区块链平台上链仪式举行,全国首个基于多式联运“一单制”的跨境区块链平台正式启用,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加持,推进中欧沿线普惠金融和跨境贸易互联互通。

2020年1月,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联合农业银行青白江支行为客户落地国内信用证质押开具国际信用证模式,将多式联运“一单制”融入国内信用证质押开立国际信用证流程,国际贸易企业无需额外获批授信即可开展贸易融资业务,开辟“‘一单制’+内外贸联动”的新路子。

六年探索!提供丰富“自贸经验”

“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国际贸易成本”“分担国际贸易风险”,在多式联运“一单制”不断创新发展中,企业的实际获益清晰可见。6年来,四川自贸试验区针对多式联运“一单制”进行多领域实践探索、多种模式创新,为国家乃至国际层面推动重塑国际贸易规则提供丰富的“自贸经验”。2022年,四川自贸办、成都铁路局还与云南、湖南、陕西、广西、重庆5省市有关单位签订了《中老铁路多式联运“一单制”协同开放发展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中老铁路多式联运“一单制”。

未来,四川自贸试验区将重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合力推进口岸经济发展,丰富西部陆海新通道“公铁海”联运路径,加速建设国际贸易物流新通道,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贡献源源不断的“自贸力量”。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