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6日,由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四川省教育厅、宜宾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省促进退役大学生士兵“淬炼成钢”座谈会在宜宾市召开。
据介绍,此次座谈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宜宾学院关于退役大学生士兵“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交流退役大学生士兵教育、培养、使用,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举措、凝聚共识,在动员在校大学生投笔从戎的同时,助力退役大学生士兵顺利实现从“国防卫士”向“发展生力军”的转变,为新时代四川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座谈会为何选址宜宾?在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的致辞中不难找到答案。“去年以来宜宾市深入打造服务矩阵,全覆盖建成镇村、高校及重点国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切实深化‘服务超市’专属服务,全方位构建起入伍有激励、复学有协助、困难有帮扶、招录有倾斜、创业有扶持的服务体系,全面保障退役军人工作和生活。”廖文彬介绍,宜宾高标准建成川渝退役军人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探索实行退役军人人才资源分类开发培养模式,动员近8000人参加高职扩招、成人自考或技能培训,全力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
“我会牢记总书记的教导,坚定信心、不负韶华,勇于探索、实干创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当好班、站好岗。”座谈会上,宜宾学院退役大学生士兵刘江激动地回忆起去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宜宾学院和同学们亲切交谈的场景。现场,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刘江、杨润梅向广大退役大学生士兵发出“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淬炼成钢’”的倡议。
“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前在宜宾学院考察时,给予退役大学生士兵‘有这个经历很好,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嘱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退役军人的深情厚爱和殷切期望,鲜明指出了退役军人的人力人才资源属性。”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鞠波说道。
鞠波强调,要紧紧抓住高校这个国防人才全链条培育的主阵地,厘清从国防教育、征兵动员、服役锻造,到军地人才资源转化、国防后备力量储备的逻辑链条。要紧跟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紧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培养人才,动员更多符合强军需求的大学生青年投身国防事业。要把部队作为培养人才的大学校、大熔炉,输送更多有志青年参军入伍、锻造成才。要更加深入开发退役军人人力人才资源,特别是发挥退役大学生士兵这一重要群体作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立足“两个服务”方针,四川在培育军地两种人才、两种资源上有哪些探索与实践?鞠波介绍,通过政策牵引、优待尊崇、真情服务,全省各地涌现出参军“热”,大批大学生士兵走进了军营,高素质兵员有了源头活水。“今年上半年,全省超过10万名热血青年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应征,高校已成为征兵工作的主阵地和高素质兵员的集结地。”
此外,退役军人事务领域要围绕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在人力人才资源培育和开发上下功夫。鞠波表示,要将服务保障和军地人才培养贯穿于役前、役中、役后各环节全过程,打造退役军人人才聚集洼地、作用发挥高地。要更加重视保障军人服役期间心无旁骛、专司打赢,加速推动军人退役后从军事人才向社会经济建设人才转变,全面引导退役军人在“两个服务”中奋发有为。
四川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程微梦则提到,省教育厅高度重视退役大学生士兵再成长再教育工作,将着力加强思政教育,夯实思想政治根基,把立德树人作为基本前提,将思政教育贯彻入伍、退役全过程。做实做细就业指导,加强政策宣传,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用足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用好退役军人优待政策,做实做细指导服务,推动就业指导“进支部、进宿舍、进家庭、进云端、进课堂、进企业”,力促退役大学生士兵顺利就业、充分就业。加强就业招聘,参照“招商引资”方式访企拓岗,搭建省级供需对接平台,密集组织线上线下就业招聘,实现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双提升”。加强教育培训,统筹推进学历教育、适应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创业能力。加强组织保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导考核、营造浓厚氛围,为高标准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如何将退役大学生士兵锻造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强军事业作出应有贡献?鞠波提到,要把党和国家的征兵政策宣讲好,帮助大学生树立从军报国之志;保持军人本色,站排头争第一。要发挥在部队积累的国防知识和军事专业技能,创新方式为大学生传递国防军事知识,讲解国际国内形势;努力成为青年志愿者中的骨干力量,当好红色故事宣讲员、国防教育辅导员、军事训练教练员、学风校风引导员、征兵工作宣传员。
此外,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牵头与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军区动员局、省工商联、宜宾市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了《关于加强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务保障工作备忘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潘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