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的太平社区热闹非凡。来自应急厅的40余名党员、青年团员代表来到红牌楼街道太平社区开展“共建平安社区应急行”双报到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组织消防大队现场演练、开展应急科普互动式教学、开展文明劝导服务……这种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主题活动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加强社区安全文化培育,筑牢安全生产的社区防线。
充分发挥“双报到”工作在主题教育中的载体作用,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四川应急厅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生动写照。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深入系统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坚持示范带头与督促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问题查摆相结合,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近日,应急厅通过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党性党风党纪培训班、专题研讨等活动,在“以学铸魂”上下功夫,品悟真理的味道、感悟思想的伟力,持之以恒筑牢思想根基。
4月17日-21 日,应急厅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交流研讨,邀请党史学者、纪检专家采取分专题辅导、授课等方式,坚持理论学习与工作契合、与研讨融合、与实践结合,确保静下心来学、沉下心来悟,有效解决领导干部指导思想这个根本问题。
学思想、见行动,是应急厅检验主题教育开局起步的主战场。主题教育以来,应急厅建立厅领导班子、各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工作专班重点工作推进“三级清单”,对重要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精细化指导,做到内容、时限、责任、进度“四明确”;抽调专人组建工作专班,既做好面上推动,又做好所属单位主题教育指导。推行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工作专班“日碰头、周会商、月盘点”工作机制,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充分发挥督促指导“参谋部”作用。全面收集梳理前期中央、省委有关主题教育系列文件、领导讲话、本级工作安排等,汇编成册,做到党员干部人手一册,确保精准把握目标要求、全面了解重点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眼中有活、落实有招。及时在厅机关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制作活动开展展板 4副,充分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及时宣传报道学习贯彻、理论研讨、推进落实等工作,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主题教育不仅在会场,还在生动的现场。5月18日,应急厅组织党员干部代表走进天府家风馆大门,映入参观者眼帘的是一块写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石刻。在天府家风馆,一块块展板,一件件实物,一组组图片,一幕幕场景 ……按照时间轴为主线,通过故事化表达、沉浸式体验,将家风家训的起源、传承、发展、弘扬一一呈现。
家风好,则民风淳;家风正,则社会风气正;家风和谐,则国家和谐稳定。大家纷纷表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建设良好家风家庭家教,涵养艰苦朴素、崇廉尚洁、守护安全的应急家风文化。
以学铸魂是精神支柱。有信仰,才有力量;有力量,才有希望。日前,中共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委员会印发《全省应急管理干部“铸魂强能”实战大练兵(2023—2025年)实施方案》,以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为首要任务,突出实战实用实效,集中3 年扎实开展全省应急管理干部“铸魂强能”实战大练兵,推动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应急管理实战效能明显提升、教育培训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实干担当服务发展
一直以来,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除隐患防事故,战洪水抗地震,严执法细服务,努力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当前,全省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已全面铺开,其中举措直面矛盾关键、直指问题核心,是破解安全生产难题的一把“利剑”。
“立即暂停作业!”在眉山市一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执法人员一眼发现一名电焊工人在离泡沫棉等易燃物间距不足5米的情况下焊接厂房围挡。
执法人员立刻叫停该作业人员,并对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要求企业务必抓好员工安全教育,决不允许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人上岗作业。
像这样的场景,呈现在全省各企业。四川应急系统充分运用安全生产执法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发挥“拳头”和“尖刀”作用,紧盯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深入企业一线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不断提高监管服务水平,切实帮助企业消除隐患、解决问题、促进发展。
没有实干就没有发展,没有担当就没有作为。
目前,四川已正式进入汛期。6月8日,应急厅发布《关于组建省防办2023年防汛减灾工作督导组的通知》,组建6个防汛减灾工作督导组,由厅级领导带队赴基层开展督导。督导组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座谈、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突访、电话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督导工作,主动深入现场了解实情,查找发现问题,掌握一手情况,帮助地方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效。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聚焦实操演练。连日来,全省应急系统紧锣密鼓地开展常态化防汛演练,加强体技能、实战演练、装备器材操作等训练,加快推进队伍建设,锤炼过硬本领,不断提高各地各部门的协同合作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目前,省、市、县三级已开展演练600 余场。
入汛以来,应急厅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组建省防办工作专班,实时掌握监测预警信息,进行科学会商和研判。同时向相关市(州)和应急救援队伍发送暴雨、山洪风险预警信息,常态化做好防汛值守备勤,动态开展强降雨过程会商研判。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
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狠抓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强化应急值守和应急准备,以实际行动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川作为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救灾物资储备历来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因此,应急厅早谋划,早布置、早落实,建成省市县乡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省级及时向16个重点灾害风险市(州)前置35 万件(套)生活物资,全省可满足120万人安置需求。
真正贴近民心,就要深入一线、融入群众,撸起袖子、扎起裤腿,真正做到与群众想在一起、说在一起、干在一起,在清楚了解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的同时,找准工作方向,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赢得群众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5月29日,应急厅机关党委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对帮扶工作组到凉山州喜德县俄尔则俄村开展帮扶工作,走访慰问结对帮扶户。
工作组一行先后来到俄尔则俄村皮特查九、海来红几两户帮扶户家中,与他们话家常、聊近况,详细了解他们身体状况、日常生活生产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及需求,并送上了米、油、奶、被等慰问品和慰问金,鼓励他们要保重身体,坚定信心,积极乐观,遇到困难可及时与村党支部、驻村干部联系解决。
寓教于乐,让安全宣传走近群众身边,进到群众心里,四川一直在实践。
6月1日上午,四川省2023 年“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在成都市锦江区万达广场正式拉开帷幕。启动仪式采用“1+N”的方式(即一个主会场和N个现场安全宣传展区及安全知识咨询点位)进行,现场播放了应急宣传片,上演锣鼓、舞蹈、快板等暖场节目,开展安全知识小问答、企业代表发言等活动,共约 500余人参与启动仪式。
在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四川将大力推动安全宣传“五进”,积极开展“十大逃生演练”、应急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应急科普“五个一”宣传活动,鼓励学校师生阅读一本安全应急科普读本,号召家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动员乡村开展一次农机安全技能培训或自查,推动社区开展一次电动车充电安全自查,组织企业职工绘制一张逃生路线图,向群众广泛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弘扬安全文化,提升安全素质,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