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川渝水上交通合作,共同保障流域航运安全,助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6月15日,由重庆市交通局、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合川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战汛-2023川渝联合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合川嘉陵江上举行。据悉,这是川渝首次联合开展的大规模、多科目、装备齐全、贴近实战的水上综合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分为预案启动及响应、人命救助、船舶消防、船舶救助、溢油处置、沉物扫测打捞6个科目,川渝两地共投入应急船艇34艘,参演人员230余人。演练中多功能无人机、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勘测船、溢油处置船、遥控救生器、抛投枪等一批智能化救援装备悉数亮相。
演练模拟嘉陵江东津沱滨江公园水域一艘上行货船与一艘下行掉头的大型客船发生碰撞,事故造成客船上50名乘客遇险,其中8名乘客掉入江中。事故货船舵舱进水,舵机失灵,首舱壁受损,失控中1个集装箱掉入江中。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并向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物中心请求协助。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庚即按照川渝嘉陵江应急协同机制调集广安市“川海巡救02”、“川海巡救20”迅速赶往事发水域,快速有序疏散乘客,将船上遇险人员全部安全转移。
人员转移后,事故货船突起大火,指挥部立即下达处置指令,三艘救援船迅速完成功能转换,靠近事故货船开展拦截拖带作业。拦截成功后,救援人员立即登上货船开展物资转载、受损舱室堵漏和设备抢修等工作。在处置中发现此次碰撞造成了货船油舱破损泄漏,导致江面大面积污染,“川海巡救02”赶到后,与“渝救援111”形成犄角,在货船“四川601”下游水域迅速释放300米围油栏,第一道油污拦截线成功布防。溢油处置完成后,一艘搭载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勘测船出现在江面,开展水下沉箱搜寻,找到沉箱后,重庆港航配备的300吨浮吊船随即开展打捞工作。
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了川渝嘉陵江应急协同机制,有效提升了嘉陵江、渠江、涪江、长江四江流域协同联防能力,实现“上游下雨、中游吹哨、下游准备”的应急效果。
新闻多一点:
记者从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了解到,近年来,四川水路交通围绕提升安全监管、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三大能力,着力保障船舶停泊、航行和作业三个安全,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同时,全力做好应急物资装备和调运准备工作,确保应急物资和队伍备得足、调得快、用得上。目前,四川省航务海事系统已组建专业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129支、1755人,海巡艇202艘、冲锋舟46艘、海事趸船50艘、应急救助艇66艘,储备救生衣、应急无人机等各类应急物资3.2万台(套),并相继开展水上应急搜救、乡镇船舶自救互救应急演练,将纸面预案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
“十四五”期间,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将在全省“5+8+N”交通应急体系下,加快建设川北广元、川东南充、川南泸州、川西南宜宾、攀西凉山5个水上应急救助基地,为水上搜救、船舶污染处置和救助物资管理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进一步提高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和搜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