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16日上午10 点,都江堰小雨淅沥,岷江水来势汹汹,渠首鲤鱼沱大堤处,一群身着红色制服的抢险人员正在奋力抢修水毁工段……
突发汛情?别担心,这只是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举行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暨大运会保供演练的一幕。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此次演练立足防大汛、抗大旱、保大运,以实战检验防汛抗旱应急反应能力,筑牢防汛减灾“安全线”,在内容和技术上相当有料、亮点满满。
内容丰富:三大主题全面检验应急能力
“报告总指挥长,岷江上游普降暴雨,紫坪铺水库现在入库流量已超3000立方米每秒,九甸坪水质监测点浊度超过2万度,还在呈上涨趋势 ……”针对即将到来的汛期,此次演练首先模拟了渠首发生Ⅱ级汛情急需工程抢险,同时上游高浊度来水威胁成都市民用水安全,演练了从水情预警到闸群调度,再到应急抢险的全过程。
此外,针对即将到来的成都大运会,此次演练还以高浊度来水进入石堤堰,可能影响沙河二五水厂和总干渠沿线水厂取水水质为场景进行了模拟,进一步检验了大运会水生态水安全保障能力。同时,演练还对外江灌区崇州北部水乡一带由于持续高温天气,旱情严重进行了模拟,以实战检验了抗旱保供和应急调度能力。
灌区联动:8个管理处首次协同参演观摩
作为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的大型联动演练,此次演练覆盖全灌区,参演人员包括中心水旱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和工作组、中心防办、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灌区各处防办、基层站点工作人员及应急抢险队伍,涉及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都江堰渠首、石堤堰枢纽、府河沿线闸群、崇州北部水乡等多个点位。
“此次演练,我们采取‘实景模拟+仿真推演’ 的形式进行。”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除点位涉及4个管理处直接参演外,其他4个管理处均进行了视频观摩,这也是灌区 8个管理处首次协同参与演练,进一步提升了整个都江堰灌区的实战调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屏障。
科技支撑:首次引入数字孪生系统
“开启外江闸!”演练过程中,伴随一声令下。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立即出现了泄洪仿真画面,各种水位、流量、工程安全、水质以及闸控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得益于数字孪生系统的应用。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用在灌区建设上可以对物理灌区全要素和建设运行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这次演练中,中心首次引入了数字孪生系统,进一步夯实了科技支撑。通过数字孪生系统、闸门远控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演练过程的可视化,从而更好地调整灌区内各渠道流量,并加强巡视,确保行洪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