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产教融合”是当下教育圈的热词
名词解释先了解一下↓
如果四川要为“产教融合”
出一个优秀代表
这座川南之城是拿得出手的佼佼者
四川宜宾。图源视觉中国
在6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宜宾被“点名”。为了总结推广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的经验成效,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四川宜宾组织召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验交流现场会。
被“点名”后六天,这场会议在宜宾成功召开。
本次经验交流会将全国目光
聚焦到宜宾
要说宜宾的“产教融合”可有得“盘”
今天
四川发布连线市州栏目走进宜宾
为你讲述它“乘风破浪”的故事
从乡村郊野到智慧新城
宜宾仅用了5年时间
几年前,位于宜宾长江大桥北端的一块指路牌火爆网络。这块指路牌上汇聚了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
就是它,你有印象吗↑ 图源宜宾发布
顺着指路牌前行,便是宜宾大学城,一所所现代化、国际化的高校错落有致,一排排特色鲜明的教学楼鳞次栉比。
宜宾大学城。图源视觉中国
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科教资源宛若一台发动机,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速度。然而,在2016年以前,宜宾仅有1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2.5万人,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45.8人,处于全省落后水平,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极不相称,科教发展相对滞后一度成为制约宜宾发展的短板。
为破解科教发展短板,宜宾市提出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按照“城市围绕大学建,产业依托教育兴”的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理念,规划36平方公里的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
为全力推进“双城”建设,宜宾创新实施 “三个一”建设模式: “双城”36平方公里土地中,三分之一用于大学教学科研,三分之一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三分之一用于区域商业配套及少量优质住宅开发,用城市开发的盈利,平衡大学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实现“双城”持续健康发展。
四川大学宜宾校区。图源视觉中国
从2017年2月开始,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仅用6个多月便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当年中国白酒学院在四川轻化工大学成立;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一期)从动工到开学用时9个月,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从动工到建成用时10个月,四川大学宜宾园区从动工到建成用时5个月。
2021年,蓝图变为现实,宜宾被列为全国21个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之一,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城市。从乡村郊野到拔地而起的智慧新城,宜宾仅用了5年的时间。
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图源视觉中国
截至目前,在宜办学高校从2所增至12所,在校大学生从2.5万人增至9万人;13所产业技术研究院和2个院士工作站在此落地开花;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6年48家增至300余家。
从“量变”到“质变”
宜宾擦亮产教融合金字招牌
数量上去了,如今的宜宾正加速迈入从“量变”到“质变”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起一个学科,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已成为宜宾发展的常态。
2020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将自己唯一一个院士工作站落户三江新区。“很看好宜宾发展潜力。无论从创新研究、成果转化还是市场推广,宜宾都有优质的条件和支撑。”欧阳明高说道。
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图源宜宾发布
近年来,以宁德时代领衔, 吉利、苏州天华超净、广州国光电器、天宜锂业、光原锂电、宜宾锂宝等众多锂电企业,扎堆在宜宾建厂,携手共同打造世界级锂电产业集群。
宁德时代(四川时代)。图源宜宾发布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宜宾就去培育,未来产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科就去设置,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环境,就主动去提供、建设。“扎堆”不是运气,宜宾多方位发力,打造自己的吸引力。
在育人才方面,宜宾注重平台、产业、人才深度融合,举办特色学院、特色专业。目前,宜宾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与西华大学共建四川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建页岩气现代产业学院。同时,在宜高校还与企业共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推进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链条、各环节。
在用人才方面,近年来,宜宾紧扣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先后打造了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等产业园区,共建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中国白酒学院)、宜宾同济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同时,引进华为、吉利、宁德时代等200多家企业,为产教融合提供优质企业主体。
同时,宜宾全力建构“基金群服务体系、产融服务体系、供应链服务体系、公共研发服务体系、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等五大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基金的杠杆作用,遴选入库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28个,投资2.6亿元。推动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0个。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目前,宜宾正通过校企协同,双向赋能,实现教育、产业、城市融合共生。产教融合也正在逐步成为宜宾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四川宜宾。图源视觉中国
长江,涌动着发展的力量,宜宾,充满激情和包容。
过去
这座千年酒城以开放包容的情怀
酿出了香醉世界的美酒
今天
宜宾正以朝气蓬勃的姿态
迎八方来客,筑梦想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