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推进全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近日,2023年四川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现场培训会在成都市金牛区成功举办。
本次培训会由四川省文旅厅主办,成都市文广旅局承办,四川省文化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图书馆、成都市金牛区文体旅局、成都市温江区文体旅局协办。省文化厅、全省21个市(州)文旅行政管理部门相关领导、图书馆和文化馆馆长、行业专家等共200 余人参加了培训交流。
四川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张珂在培训会开班讲话中介绍道,近年来全省上下出台了一批规划政策、投入了一批建设经费、引导了一批社会力量参与、打造了一批品牌空间、形成了一批经验做法。2021至2022 年,全省在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中共获得“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5 个、“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34 个、“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 59个;全省评选出以“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为代表的优秀站点48个、优秀公共文化空间25个,全省涌现出成都市“知也·图书馆”“留灯书屋”、攀枝花市“含章讲堂”等一批品牌空间。张珂强调,今后全省上下要精准供给文化新需求、充分注重文旅融合发展、大力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培训会现场,成都市金牛区、攀枝花含章书院、乐山市夹江县石堰村非遗文化站作为全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发言。成都市金牛区文体旅局局长邓喻文以“文化赋能 以文美城”为主题,介绍了成都市金牛区如何以“文化+ 公园”“文化+更新”“文化+市场”破除“场地不足”“形态老旧”“供给单一”三大难题,打造“形、业、文”三态融合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生态集群。攀枝花市含章书院院长文顺华详细介绍了书院在阅读美空间免费开放、特色文化培育和传播、志愿者服务阵地打造、全民公益阅读体系建设、含章特色交流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成功尝试和经验。乐山市夹江县石堰村非遗文化站项目设计助理郑艳介绍了石堰村村史馆等四个重要项目在挖掘非遗文化、升级改造老旧空间、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规划历程和打造经验,并希望四川美术学院与夹江县的校地合作案例能成为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
随后,成都市城市美学协会会长余立和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与27院儿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创始人牛瑞雪分别进行了四川省公共文化美空间情况介绍和专题授课。余立介绍到,近年来四川省公共文化美空间有“美学价值及生态价值融合统一、艺术点亮乡村、蜀都味国际范辉映彰显、社会力量效能发挥明显”等亮点,并鼓励在打造公共文化美空间上要将感性生活与理性设计相结合,要与百姓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相结合。牛瑞雪基于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的新场景打造、社区生活融合、文化资源利用等蜕变历程和详细的路径经验,提出“空间要时变时新、人才要推陈出新、资源要迭代更新、理念要领先常新”的新型文化空间打造思路;同时,她以“艺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为实际例子,提供了社区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授课不仅为参培人员拓宽了视界,更给了大家许多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文化挖掘培育、生活美学融入等方面的启迪。
培训会还组织了参会人员赴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成都市金牛区曹家巷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都市温江区岷江书院、留灯书屋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会后,成都市金牛区文体旅局机关党委书记陈晓峰表示:“这次培训会干货满满,收获满满。近年来,金牛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1520’总体发展思路,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200 余个,形成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生态集群。2023年2月,在四川省文旅厅、成都市文广旅局的指导下,金牛区《文化赋能 以文美城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生态集群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生态集群》案例成功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金牛经验 ’ 有幸在全国获得推广。这次培训会,让我们有机会学习其他地区和业内专家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中的更多经验和路径,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今后,我们将结合在地资源优势,打造更多具有金牛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并在空间效能提升、产业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全省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向更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本次培训会通过学习分享和实地考察,为四川省各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注入了新动能、打开了新视界、引领了新风尚,将有效推动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向更高质量发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