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大运》丨太丝滑!大运、非遗酷炫「联动」

2023-07-10 15:38:00   CDRTV国传中心

体育,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非遗,则作为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告诉我们城市从何而来。

在成都大运会到来之际,Chengdu Plus特别推出双语短视频《传·承大运》,聚焦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运会比赛项目。下面,让我们跟随Chengdu Plus的镜头,去看看成都大运和成都非遗紧密的」。

《传·承大运》

摄制丨Chengdu Plus

“动”起来 用“传递”体现“传承”

该片将蜀锦、川剧、青城武术、金钱板、竹麻号子、糖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射箭、体操、篮球、击剑、赛艇、网球、武术等大运会比赛项目相结合。

通过「传」这一镜头语言串联起艺术与运动的共通内核,用视觉上的酷炫「传递」展现出运动精神的传递和天府文化的传承,谱写出艺术与运动隔空呼应的交响曲。

传·承大运

Pass On Your Passion

朝气蓬勃的年轻运动员手持弓箭向靶而立,即刻间,弓满如月,箭只离弦飞出。传承千年的蜀锦飞梭应声入耳,传承人手法熟练、投梭织纬,古老的木织机吱呀作响,根根丝线续写出两千年蜀锦文化的成都故事」。

蜀锦织造技艺

四川成都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蜀锦,一种由成都制造、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采的多彩织锦,号称「中国四大名锦之首」,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两千年来,蜀锦的发展已融入成都城市建设的血脉:「锦城」「锦江」「锦里」…… 这里的江河、街道、建筑无不被打上了「锦」的烙印,而蜀锦也成为了成都最闪亮的文化名片之一

飞梭投出,篮球沿相同轨迹弹入;球弹击地面发出清脆声响,金钱板击节入画──「金钱板,三块竹,它来自成都的首府,就叫成都」......

金钱板

四川成都民间曲艺演唱形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金钱板,川渝民间传统说唱曲艺品种之一,唱腔鲜明独特,曲目创作结构严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运动的激情与成都非遗文化之美相互交织,传递出天府之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球拍挥舞,网球落地;青城山间,时鸣春涧;太极转动,青城武术与武术散打运动一招一式、一来一回,上演一场隔空对话。

青城武术

发源于成都青城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著名武术流派青城武术,发源于成都都江堰市青城山,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其内容分为拳术、青城剑、青城太极等。2021年6月10日,青城武术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天人合一的道家文化与幽幽天下的青城山水,成就了刚柔并济的「青城武术」。历经千年传承,融合天府之国山水之灵气,舒展飘逸。

悠然天地间,似水灵动,如山平和。太极拳收式,掌门人接剑,使出青城派上乘剑法七星剑招,剑走龙蛇,形如蛟龙出水,向前刺出,剑尖幻出点点寒星。剑尖收回,花剑运动员再次出击,剑锋凌厉。在他面对的,是一位川剧变脸大师。

川剧艺术

又称「川戏」,川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川剧,又称「川戏」,延绵约三百余年,是戏曲文化与巴蜀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川剧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

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瑰宝,也是成都的一张艺术名片。

川剧大师与花剑运动员巧妙过招、斗智斗勇。吹脸、抹脸、扯脸,一顿操作让对手应接不暇,频频后退。川剧大师,变出真身,与运动员握手言和、比心、击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竹麻号子

流传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地方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竹麻号子」,激情吟唱;赛艇运动员,奋力划桨;呼声水声,相互交织,刚劲有力。

吊环运动员,双手高举,旋转360度,用身体画出优美的弧线,宛如「糖画」艺人手掌糖勺,行云流水,勾勒出一幅晶莹剔透的糖画,栩栩如生。

传承大运,「的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的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传承大运,让体育之城闪耀世界

无论蜀锦、金钱板,还是青城武术、川剧,成都非遗都以特定区域的独有符号,丰富着成都多元文化的发展和表达。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一契机,活化了「非遗」的表现形式,非遗与运动结合,成了「活的艺术」。

用艺术诠释运动,以运动活化艺术,文化的传承和运动精神的传递,都在这座城市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成都不仅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还与「运动」有着不解之缘。从西汉的蹴鞠到唐宋的马球、赛龙舟,再到世乒赛和即将到来的大运会,都发生在运动之城──成都!

随着大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成都人对运动的热情只增不减。「全民运动从号召变为现实,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潮流时尚

目前,成都的全民运动氛围迎来前所未有地高涨,街头巷尾活跃着的大众体育爱好者,展现了成都老少参与的运动氛围和全龄友好的体育设施。

7月2日,大运会火炬「蓉火」在结束全国之旅后,「蓉」归故里,开启了在成都市内的首日传递。燃烧的熊熊「蓉火」,再次点燃大运会的火热进程,也传递出成都人对大运会的热烈期待!

文化的传承和运动精神的传递,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这个七月,让运动与成都相伴,让体育与时代同行!我们与成都大运会不见不散!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