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2023年世界无花果大会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经济林协会副会长宋慧刚介绍,近年来我国无花果产业快速发展,栽培种植已经遍及全国各省,种植面积达35万余亩,其中以四川威远、新疆喀什和山东威海最具代表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无花果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并构建起了“研发、种植、加工、销售、旅游”的全产业链。
在种质资源方面,通过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的精心培育,我国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花果新品种4个,分别为“甜城红”“紫宝”“绿蜜”和“紫钻”,威远县还开展了全世界首次无花果太空育种,拥有大量品系资源,这为下一步我国无花果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品种储备。在加工方面,目前已经生产出无花果果干、果脯、米果脆、膳食纤维棒、酵素、饮料等30余种无花果深加工产品。
“无花果在乡村特色产业中后来居上,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宋慧刚说,无花果营养价值极高,果实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各类生化酶、18种氨基酸以及补骨脂素和佛手柑内脂等活性物质,《本草纲目》等10余种药书都记载了无花果的功效。其次,无花果可满足高中低全类型加工需要。除用于鲜食外,可以加工果干、果脯等初加工产品,还可以加工成酵素、膳食纤维等精深加工品,甚至可提取蛋白酶、补骨脂素等用于保健品和药品的开发。
同时,无花果市场缺口还很大。根据我国海关数据,2017年开始,我国无花果果干进口量呈倍数增加,2021年已超过7000吨。“近年来,国内品种培育也从引进为主变成自主选育为主,未来一旦成功培育耐储的品种并推广,无花果必将成为又一个百万亩级的特色产业。”宋慧刚说。
徐嘉欣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