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7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增进民生福祉”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对《若干措施》进行了解读。
市场主体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在全省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的前提下,现有涉及财政支出相关政策措施全部延续实施,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提高奖补标准,拿‘真金白银’扶持企业促进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晓博介绍,比如对吸纳人数和吸纳群体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年度吸纳见习人员超过50人、留用率超过30%并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就业见习基地,给予10万元一次性的奖补。
同时,为防止中介机构等有关单位截留套取资金、个人虚报冒领补贴等问题发生,明确提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和资金使用专项审计。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还聚焦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高校毕业生等困难群体,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应帮尽帮、不落一人。对中小微企业吸纳“四类重点人群”的就业补贴,以及“四类重点人群”领办创业实体和创业项目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均按照提高50%的标准给予补贴,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
据悉,《若干措施》根据测算的今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劳动力数据,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稳慎确定各项岗位数量目标。深挖公共部门岗位潜力,持续稳定扩大政策性岗位规模。加上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等,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