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月20日,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3场)──“科技成都”专场召开。“3年多来,天府新区坚定担当起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的重任,统筹‘一核四区’,不断筑强创新策源转化功能、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为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牢了坚实基础。”会上,四川天府新区新经济局局长刘杰介绍了天府新区在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方面所作的工作。
一是构建“实验室”体系。启动建设了太行实验室,先后揭牌运行了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等4个领域天府实验室,基本搭建起“国家实验室+省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的高水平实验室体系。
二是打造“大装置”集群。全力推进跨尺度矢量光场时空调控验证装置等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4个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动6个科教基础设施、5个交叉研究平台、22个科技创新基地落地运行,初步构建起学科方向关联、功能互相支撑的大装置集群。
三是筑强“国家队”力量。先后引聚中科系、中核系等26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布局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9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四是推进“高校圈”建设。联合知名高校,共同打造科研任务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现已布局了清华、上海交大、西北工大等66个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
五是强化“人才港”效应。实施天府英才、四派人才等各类人才计划,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量身定制服务,已吸引2100余名高层次人才就业创业。
六是培育“新经济”优势。致力以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成果转化、龙头牵引、产业链接等多种方式,引育高新技术企业5000余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1家,现已培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徐嘉欣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