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百年水文站认定办法(试行)》
22处水文站被认定为第一批百年水文站
其中
都江堰水文站入选
这也是四川目前唯一的一处百年水文站
都江堰水文测验历史久远
水文是水利的立行之本、立业之本,也是防汛的尖兵和耳目。都江堰水文站位于岷江中上游区域,精准掌握着岷江来水径流规律,为都江堰市及成都市中心城区水资源信息监控和考核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据了解,都江堰水文测验历史久远,早在战国时代,李冰就开始用石人观测水位。到宋代,已有正式文献记载宝瓶口用岩壁刻画测量水位,称为“水则”,而后的元代、明代均有史书记载在都江堰不同地方以刻画观测水位的情况。
此外,现保存最早的都江堰宝瓶口原始观测资料是在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随着历史长河的演进,1936年8月,都江堰水文站依水而建,也被称为“四川水文测验第一站”,其位置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核心区域──鱼嘴分水堤和飞沙堰溢洪道之间。
提供及时可靠的水文数据支撑
在百年风雨历程中,都江堰水文站先后经历了数十场特大暴雨和洪水的侵袭,每次都将第一手水文情报及时准确上报,为上级部门防汛减灾决策部署提供及时可靠的水文数据支撑。2005年3月,都江堰水文站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文明水文站”。
现今,都江堰水文站正走在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前列。站内安装遥测自计雨量、水位计,全自动缆道、固定式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及视频测流系统,均实现雨量、水文、流量自动化监测,每5分钟采集一次数据。未来,还将规划建设全自动蒸发及测沙系统,真正实现全要素、全量程、全自动的现代化水文测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