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美丽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保护生物多样性 建设美丽四川”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疏花水柏枝、丰都车前、光叶蕨等曾被国际国内认为绝灭或行将绝灭的物种在四川重新发现,野生种群及其生境得到有效保护。“围绕大熊猫、川金丝猴、四川山鹧鸪和光叶蕨、疏花水柏枝、峨眉拟单性木兰等极小种群,完善就地保护措施,实施抢救性保护和野外救护,加强栖息地监测巡护。”省林草局副局长王景弘透露。
据了解,四川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是具有全球保护价值的高原物种起源和进化中心,也是全国特有物种最多的省份,是孑遗种和濒危种最为丰富的地区,现有野生脊椎动物140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45%以上,居全国第二位;有高等植物14470种,占全国总数的1/3以上。“这既是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源和优势,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和挑战,为此我们始终把物种多样性保护作为重要的抓手。”王景弘说。
据悉,四川还持续开展大熊猫、林麝等人工圈养种群的繁育研究和野化放归,持续推进崖柏、距瓣尾囊草等极小种群植物野外回归,珙桐、连香树、红豆杉、攀枝花苏铁等物种迁地保护成效显著。持续推进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加强水青冈、毛叶山桐子、竹类等本土原生优质种质资源保存,目前已建成国家和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20处,西部领先。
“我们还加强外来有害入侵物种防控。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风险评估,制定突发有害生物应急预案,持续推进有害生物除治攻坚行动,坚决遏制松材线虫等外来有害生物蔓延态势。”王景弘表示,目前,分布在四川的国、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基本得到有效保护,大量珍稀动植物相继回归,美丽四川本底更加厚实。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