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赛、营城、兴业、惠民 成都全方位推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

2023-07-30 08:4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月29日, “运动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举行。这也是成都在大运会开幕后举行的首场城市宣传新闻发布会。

“2018年12月,成都获得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反兴奋剂部)专职副部长、成都市体育局副局长陈志介绍,在获得大运会举办权后,成都先后举办了第18届世界警察与消防员运动会,先后取得了2024年羽毛球汤尤杯、2025年世界运动会举办权,吸引了亚洲体育舞蹈联合会、世界冰壶巡回赛亚太总部落户。2022年举办了北京冬奥会后国内首个顶级国际赛事──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实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的目标。

近年来,成都以筹办大运会为牵引,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坚持繁荣体育事业与发展体育产业并重,编制《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全方位推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体育赛事全球影响力跃居全球第28位,进入中国前三。

此外,成都马拉松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培育出“一带一路”“天府绿道”“熊猫杯”“天府龙泉山”四大赛事品牌,以成都蓉城足球俱乐部为代表的职业体育赛事火爆全国。

在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方面,成都新建改建大运场馆49座,其中改造36座,在其中22个场馆打造智慧场馆运行管理平台,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体育特色基地,全市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综合水平进入全国前五。“近年来新建改造达到省级以上标准的体育公园22个,打造社区运动角示范项目200余处、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400余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市民健身年均超460万人次,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全国第一。”

以兴业为动能,体育产业实现稳步增长,2022年成都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陈志透露,成都发布支持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二十条,3年投入7000多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体育市场主体发展。推动体育产业建圈强链,组建成都市体育产业联盟;创建体育资源交易平台“体淘荟”,持续发布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机会清单;实施体育消费促进行动,创新培育8大类型的体育消费新场景超200个,为市民参与体育运动增加选择、提升体验。

以惠民为导向,体育运动成为市民生活新方式。实施大运会场馆开放惠民行动,成都开展“花重锦官”“乐动蓉城”“活力成都”三大主题活动2500余场,持续营造喜迎大运、参与大运、共享大运的浓厚氛围。创办中国(成都)生活体育大会,在全国首倡“运动让生活更美好”理念,推动运动成为市民潮流的生活方式。《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出,建设5分钟、15分钟、30分钟三级健身圈。深化“体教融合”,推动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建设,学生体质合格率提升至97.8%。搭建“运动促进健康服务平台”,指导市民科学健身,全市体育人口增加至940万,市民体质合格率提升至94.61%。如今,运动生活成为公园城市的新标签,成都市民的生活新方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潘阳薇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