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记者获悉, 由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全国双拥办共同评选的全国“2023年最美拥军人物”名单出炉!四川省峨眉山军供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董绍林入选。
54岁的董绍林,1986年10月参军入伍,现任峨眉山军供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
“我从军14年,服务保障23年,可以说一辈子只干了为部队服务这一件事。”8月1日晚,《闪亮的名字──2023年最美拥军人物发布仪式》在CCTV播出,董绍林表示,因为当过兵,对部队有感情,他愿意做好为部队服务这件事。
23年坚持
完成近106.72万人次军供保障任务
2000年,董绍林转业到峨眉山军供站,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为官兵服务的信念始终深植于心。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退役军人,23年来,他始终情牵部队、心系国防,竭尽所能为过往部队提供最优服务保障,高标准完成了近106.72万人次军供保障任务。
2019年9月的一天深夜,火箭军某部临时通报,希望次日提供早、中、晚餐保障,军供站值班人员以通报时间不符合军供保障条例为由,向他建议不予接供。但他毅然受领了保障任务,第一时间收拢人员,启动应急保障预案,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全体干部职工克服临时采购难、物资筹措难等多重困难,通宵达旦完成了保障任务,部队官兵非常感动,整装列队表示感谢。
2021年10月15日至11月7日,他带领全站职工全天候保障南部战区某部队6.8万人次,创建站57年以来单批次接待量最高纪录,期间,他轻伤不下火线,在为兵服务中展现出钢铁般的意志。
2021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峨眉山军供站坚持部队有需求、军供必回应,平均每年接待超10万人次,接待量居全省第一。
主动破解军供难题
推出多项改革
“一心谋军供事,让军队心无旁骛,从而战之必胜。”在董绍林笔记本的扉页,手写的工作格言格外显眼。立足岗位苦心经营,他主动破解军供事业发展难题、建设瓶颈,在基础设施提质改造、服务能力强化提升等方面主动谋划、积极作为。
转业之初,董绍林只是一名保管员,却坚持站在军供站建设全局思考谋划,在完成好食品、物资、设备、器材管理同时,还主动担负起健全制度机制、规划建设发展等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次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运用。
峨眉山军供站地处成昆铁路平原与山区交界点,规模小、级别低、人员少,却担负着19个站点162公里铁路线的保障任务。担任军供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后,董绍林先后推出多项改革措施,2015年在全省率先配备保温送餐车,提供4小时长效保温;2018年对餐厨区、住宿区进行改造升级,保障环境明显改善;2021年修建拥军广场,扩充住宿区,开设健身房、图书角、坝坝电影等多功能区,保障元素更加多元;2022年对军供厨房、浴室、保障车辆、办公设备等进行全方位提质升级,打造出四川“星级”军供服务品牌,过往部队满意度不断提升。
为了适应更加多元的部队保障需求,他还探索出“军供+机动”保障新模式,考核选拔12名兼职人员组成机动业务分队,定期开展教育培训,确保关键时刻能挑重担,考察筛选5家餐饮企业并签订合作协议,确保面对临时性、大批量任务时能够有效应对、保质完成。
牵头编方案、服务定制化
践行“从军报国一阵子,爱国拥军一辈子”承诺
“我当过兵,把服务部队的工作做好,是我应尽的责任。”长期以来,作为退役军人的董绍林,23年如一日,做到了无漏供、无错供、无拒供的“零差错”保障,受到过往部队和官兵的高度赞誉和广泛好评,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从军报国一阵子,爱国拥军一辈子”的初心承诺。
他牵头编印《峨眉山军供站应急供应方案》,着眼为官兵提供更精细化服务保障,贴心设计“隐藏菜单”,专门定制“暖心病号餐”,入伍季购买峨眉特产、水果制作“顺心欢送餐”,节日准备粽子、月饼等“欢心假日餐”,并提供代买代购、跑腿服务等,充满人情味的“峨眉军供”服务已成为军供保障线上一个响亮的招牌。
近年来,在董绍林的带领下,峨眉山军供站先后获评多个荣誉,顺利通过第三批“全国重点军供站”验收。2019年至今,军供站累计收到来自过往部队赠送的锦旗23面、感谢信58封。
23年来,董绍林始终如一铆在军供保障一线,默默奉献,倾尽全力为部队提供优质保障,成为全省爱国拥军的先进代表,2020年被评为四川省“爱国拥军模范”,2022年被评为四川省“军供保障工作先进个人”,2023年荣获四川省首届“最美拥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