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透露:后续大运村计划通过预约的方式向市民开放

2023-08-04 21:56: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4日,大运遗产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大运会主媒体中心银杏厅举行。大运会大运村给成都大学留下了什么遗产?成都大学怎么用好这些遗产?大运村执行副村长苏波在发布会上做出了解答。

苏波表示,大运会和大运村给成都大学留下了三个方面的重要遗产。一是成都大学的空间基础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大运村新建了38万平米的单体建筑,也通过路网的改造、景观的提升、地下管网的整治,改造了18万平米,这些在赛后全部都会转化为成都大学师生的教学生活空间。二是成都大学的国际声誉得到了极大的传播。在大运会期间,成都大学在FISU世界学术大会上作了主旨发言,也积极参与国际大体联“健康校园”的认证,获得了银级认证。学校1000余名学生,作为大运会和大运村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同时,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运动员在大运村体验了成都大学,传播了成都大学,使成都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的提升。三是成都大学参与大运村服务的教职员工的视野和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学校有300多名教职员工参与了大运村的运营管理,在餐饮、住宿、交通、安保、注册、抵离等等方面都全程参与服务。在前期筹备磨合和正式开村运营以后,教职工的国际化视野、规范化的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更高水平的办学治校储备了管理的力量,也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储备了运营的力量。

下一步成都大学怎么用好这些遗产?苏波表示,依托大运村的运营管理以及赛事服务积累的经验,成都将会发展体育赛事管理这个特色学科,培养赛事运营、赛事策划方面的人才。同时,大运村的文化互动体验区,将更加注重挖掘传统工艺的历史文化内涵、技艺精髓以及精神内核,以工艺的传承来传播中国声音。

苏波表示,成都大学还将推进场馆的综合利用,将大运村的场馆转化为成都大学师生员工的教学生活空间,利用这些场馆积极争取承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和艺术文化活动,落实场馆惠民、体育惠民的要求,推动场馆科学有序的向社会、向市民开放。大运村闭村以后,成都大学将立即进行“村转校”工作,预计9月底学校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后,大运村计划通过预约的方式向市民开放,同时,还将开放大运村医疗中心,依托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向周边的市民提供三甲的诊疗服务。未来,成都大学还将全面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参赛大学生运动员所在的高校的联系和交流,努力扩大全球朋友圈,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活动,开展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和科研创新合作。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罗南希(实习)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