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23年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陈列馆)开启试运行。3000年后再合体的青铜鸟足神像、“月光宝盒 ”青铜龟背形网格状器等珍贵文物悉数展出。
从文物出土到文物修复,从包装展陈到文创产品研发。文物展出的背后有着哪些精彩故事?文物、文化与人如何在此紧密交融?即日起,四川发布推出“顶流天团出道记”融媒专题报道,用不一样的视角看三星堆文物“顶流天团”如何从幕后走到台前,明珠拂尘焕发光彩。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提到三星堆,你会想到什么?神秘的铜神树、高大的青铜大立人、铸造精良的大面具,当然,还有──
“三缺一,就差你了!”四个青铜小人围坐一桌,打起了麻将,活泼又可爱;川剧变脸、茶艺表演、唱歌跳舞、蜀绣艺术、捂嘴偷笑,打开三星堆盲盒收获满满惊喜;金面具巧克力、青铜面具雪糕、中秋文创月饼,尝试文物的别样滋味……
近年来,围绕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成就,三星堆博物馆成为游客热衷前往的旅游目的地,买个“堆堆文创”带回家成为大家逛博物馆的标配。沉睡千年的古蜀文明在IP创新赋能下,使得三星堆文创频频“出圈”,受到大众热烈的追捧与喜爱,更成为文博圈里热议的“文创顶流”。
三星堆文创为何这么火?创意“出圈”的秘诀是什么?随着三星堆新馆开放,又将有哪些惊喜文创上新?记者就此专访了三星堆博物馆景区产业发展部部长、三星堆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韧,为你解读三星堆文创产业发展背后的故事。
三星堆博物馆景区产业发展部部长、三星堆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韧
三星堆文创半年卖出3000万
“我们赶上了三星堆新一轮考古挖掘的好时机”
“三星堆文创确实越来越火了,这几年一直处于一个非常快速的增长态势。”从2019年着手建立文创团队至今,任韧见证了三星堆文创日益火爆的过程。“目前在售文创产品超过了500种,相对完整地覆盖了所有品类,包括文具品、生活实用品、服饰、书籍等。”
民众的购买量是文创火爆的直接证明。任韧介绍,最初三星堆文创的年销售额为两三百万,而如今,去年线上销售已超过千万,仅今年到6月底期间,线下就已经达到了接近3000万元的销售额,“我们预计今年是在5500万左右,可以说相比之前,销售量增长了10-20倍。”
三星堆文创为何这么火?记者了解到,202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启动了对三星堆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工作,并在2021年发布了新一轮三星堆遗址发掘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出土的铜顶尊跪坐人像、铜祭坛、神树纹玉琮等文物,题材独特、细节丰富,均前所未见。一场“再醒惊天下”的文博盛况,引发世人的踊跃关注。
“我们赶上了三星堆新一轮考古挖掘的好时机。”任韧表示,在社会的强关注度下,三星堆博物馆的游客与日俱增,成了极其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随之线下文创也被“引爆”,“单个进馆游客的消费量,从2020年的七八块到现在已经突破20元,游客的增多使得文创的消费总量得到了一个长足的提升。”
揭开爆款文创“出圈”的秘诀
“去做更有意义、更有趣、更大胆的二次设计”
2021年,三星堆推出青铜面具文创雪糕,契合文物的造型、独特的样式……率先就引爆了流量密码。文创雪糕真正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随后上百家景区都推出了独家设计的文创雪糕。“现在游客已经习惯来博物馆就买下文创雪糕拍照打卡。”任韧说。
另外,融合了变脸、茶文化、蜀绣等川蜀元素的三星堆祈福神官、川蜀小堆民俗等系列盲盒,以及川蜀麻将文创产品等也受到人们的追捧,“这是利用三星堆一些文物的元素,再结合四川的传统民俗而制作的创意文创,大家看到会感觉既有趣又有温度,不免会心一笑,喜爱不已。”
为何三星堆的创意文创频频“出圈”?在任韧看来,考古让文创热起来,而创意IP的不断开发应用,则让爆款文创层出不穷,吸睛十足,“例如川蜀小堆民俗等系列盲盒,就不仅传播了三星堆的文化,还对四川当地的民俗文化做了有效的推广。还有我们正在开发的青铜龙湖尊茶具,合起是文物,拆分开却成了茶具,兼具了趣味性和实用性。”
任韧坦言,背后承载着的是沉睡千年的古蜀文明,对于三星堆创意IP的开发应用,团队一直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首先,我们要对三星堆文化进行梳理提炼,找到准确的定位去做文创产品的转化。一方面,我们也学习了故宫、敦煌等文创产品的特色优势、经验做法。同时,我们也根据三星堆文物独特、神秘的特性,在遵循文物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去做更有意义、更有趣、更大胆的二次设计,让现在的年轻一代也能接受喜爱。”
让文物火起来也活起来
“我们的核心原则就是要做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
三星堆文化,代表了古蜀文明精湛的铸造工艺和高超的造型艺术,更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这些结合了古蜀人创造力与现代设计师匠心的文创产品,更引导人们不由自主地深入了解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星堆文创设计制作的核心原则就是要做好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任韧表示,为了让文物火起来更活起来,团队除了开展文创工作外,也在着手做更多品牌IP的授权工作,“想通过更多的渠道、方式、产品,让更多人参与进来,通过时代认可、受众喜爱的方式来演绎解读文物背后的内涵。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地让文物活起来。”
7月27日,三星堆新馆开启试运行,近600件文物首次亮相,再次成为文博圈热门话题。随着新馆开放,任韧表示,文创发展也到了一个需要全面提升的阶段。“围绕最难的创意设计环节,我们已经成立了三星堆文化创新研究院,接下来我们还将在成都设置点位,吸引更多文化创意研究的高校机构院所来广泛参与。同时,通过赛事活动的举办,征集创意成果,实现产品转化,还将继续拓宽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以后不仅在馆内,也希望大众能在更多区域购买到三星堆文创。”
“文创的定义从不是狭义的。”任韧透露,在三星堆新馆也将打造“堆堆堆”咖啡品牌,让大家享用到一杯有历史文化的咖啡。今后也将打造一些完全参与市场的品牌,如服饰、食物等,“让更多人了解三星堆,了解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感受到文化自信。”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