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四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诞生了许多艺术大家和经典艺术作品。近年来,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四川的艺术市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画廊、艺术区林立,展览、交流频繁进行,四川尤其是成都迅速成为全国有名的艺术聚集地。
2023年8月5日至6日,在中国艺术品拍卖领域位居前列的上海嘉禾走进成都,开展了一场面向藏家的征集之旅。书画鉴定专家坐镇现场,艺术精品纷纷涌现,为我省广大艺术品爱好者带来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
此次艺术品征集情况如何?作为实力雄厚的拍卖企业,首次来到成都,释放出怎样的信号?在艺术品市场发展领域之中,成都乃至四川拥有哪些优势?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对此,记者对上海嘉禾董事长魏辉进行了独家专访。
成都是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宝地
亟待深挖和探索
时隔九年来到成都开展藏品征集,魏辉依旧对成都的艺术品市场感到期待。
在他看来,四川文化底蕴深厚,一直以来人才辈出。魏辉如数家珍,“近现代,就有张大千、陈子庄、吴一峰、谢无量这些大家。借此机会来到成都征集,也是想进行一个深度的文化交流,了解当地的艺术品市场发展情况。”
如他所盼,匆忙的两天征集时间里,他感受到了成都收藏家们的强烈热情。“此前,上海嘉禾2023秋拍征集先后在北京、潍坊、济南、郑州、西安展开征集,成都是我们的第六站。从征集情况上来看,成都当地收藏家对于艺术品的理解是很深刻的,藏品的质量普遍来说比较高。”
魏辉介绍,此次征集的要求很严格,入选拍卖品至少是“百里挑一”。“首要的征集标准是真迹作品,一定要符合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同时,艺术作品的成熟度也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需要征集文化价值高的艺术精品。为做好鉴定工作,我们还特别邀请到万寿、谢定琨等书画鉴定专家坐镇现场。在严格的征集要求下,两天时间里在成都共征集到36件藏品,价值超400万,能达到限量拍卖品条件的有2—3件。”
征集期间,让魏辉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张大千的一幅白描作品。“在拍卖现场,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吸引关注,得到藏家们的共鸣,引发强力的参与。我很看好这幅作品。别看现在征集价值不高,但是在拍卖市场上,这幅作品有突破十番二十番的可能。还有一幅谢无量的作品,也是上乘之作。”
“但我相信,在艺术家辈出的成都,仍有很多优质藏品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在魏辉看来,成都是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宝地,收藏家众多,藏品丰富,市场发展后劲很足,亟待深挖和探索。“在成都只要出现好的藏品,就一定能吸引到藏家,引发巨大的交易量。接下来,我们还会在成都进行一个市场的深挖。”
中国优秀艺术品是“文化自信”的源泉
规范艺术品市场发展仍是迫切需要
从业十余年,由魏辉创办的上海嘉禾已拥有国内拍卖的顶级专家顾问团,至今累计拍卖额破百亿大关。今年6月底,上海嘉禾2023春拍还以总成交额8.04亿元、总成交率85.39% 的成绩落下帷幕,其中千万级拍品成交有17件。一份份鼓舞市场和人心的“成绩单”让魏辉意识到,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走过三十年,已经渐渐走向成熟。
在他看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强劲,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的艺术品高度实在太高,毕竟我们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比如宋代的绘画大家,明代八大山人等画家到近现代的潘天寿、黄宾虹、齐白石等造诣深厚的艺术大家,与西方不仅媲美还更胜一筹,这都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魏辉举例,作为嘉禾的精品专场,在2023春拍“大匠之门”齐白石作品专场中,齐白石、齐子如父子合作的精品《花蔬工虫册十二开》就以5520万元最终成交。“如今,好的作品在优质专业的市场运作下,就能收获价值体现。”
但是魏辉也敏锐发现,在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的同时,艺术品市场也呈现出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我想中国的艺术品现在还没有做好资源配置。一些艺术品的作品价值和市场价值仍然存在矛盾,加上较低的鉴定准入门槛,也阻碍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成长。”
“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导致了许多收藏家在‘持币观望’。作品的真伪鉴定、对拍卖行业的信任度、市场体系的健全程度,都是影响艺术品参与市场流动的因素。”魏辉感叹,规范艺术品市场发展仍是迫切需要,行业发展需要正向引导。“一方面,我们强力组建专家顾问团,起到对艺术品去伪存真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在艺术品市场发展中,做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据魏辉透露,接下来,嘉禾将进一步关注成都乃至西南市场,深入挖掘成都艺术品市场,争取推动更多合作事项落地,为推动当地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