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白墙黛玉,遗韵古巷。德孝故里,年画之乡。2022年11月以来,绵竹市被正式命名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8月9日起,2023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采访活动在绵竹启幕,记者看到,近一年来,绵竹围绕“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持续开展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工作。
2022年至今
成功打造国家级资源品牌6个、省级资源品牌21个
据悉,绵竹市强化政策引领,印发《绵竹市服务业发展奖励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服务业发展奖励补助方向及标准》,充分发挥奖补资金对文旅产业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景村融合,实施“旅游+”模式,赋能乡村振兴,提升乡村颜值,汉旺镇白果村、九龙镇双泉村获得“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完成编制《绵竹市环龙门山国际旅游度假带规划》,协助完成《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绵竹片区的规划,从更高的维度、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务实高效的工作角度出发,为绵竹未来的文旅产业发展谋篇布局。
品牌建设方面,绵竹市积极打造旅游资源品牌,推进非遗项目转化利用,推动国家级旅游景区创建。2022年至今,成功打造国家级资源品牌6个、省级资源品牌21个;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1个;年画村景区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创建天府旅游系列品牌。近一年来,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镇1个(清平镇)、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镇1个(汉旺镇)、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九龙镇清泉村)。
培育旅游新业态。打造温泉、非遗、体育等新业态,开发温泉养生、绵竹木版年画、景区玻璃滑道、真人CS等体验项目,年画村成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九龙山—麓棠山旅游区获批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成功培育国家级新业态品牌2个、省级新业态品牌6个。四是举办特色活动。成功举办玫瑰节、赏果节、梨花节、年画节等活动,参加国内重大综合性、行业性节会展赛10余次,参加文旅发展联盟宣传推介活动4次,有效提升我市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完善旅游服务也是当地重点。做好旅游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道路改造提升等工作。以天府旅游名县巩固提升为契机,不断夯实服务环境,新增投入近500万元,完善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增设景区微景观,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进一步提升,同时打造新型文旅消费场景3处,五星级主题民宿2处,推进通景道路改扩建项目,不断提升游客出行的安全感、舒适感。
九大重点项目
助力绵竹进一步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绵竹市九龙镇清泉村,正在试运营四川长度最长、落差最大(总长度6.5公里、总高差229米)的漂流项目──龙门山云溪谷。该项目于2023年4月13日开工建设,汛期后将进行二期建设,将形成“漂流+山地运动+峡谷观光+避暑度假”的复合型旅游项目体系。
除了龙门山云溪谷漂流项目以外,绵竹正加快实施绵竹天府冰雪运动项目、茶仙谷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芳香国际旅游度假区、“伴村”乡村文创产业园项目、熊猫山亲子动物园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等九大重点项目,高质量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一手狠抓项目,一手深入推进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德阳文旅名村打造、民宿规范化建设、国家一级图书馆创建等九大重点工作,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促进文旅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同时还积极开展首届绵竹年文化旅游度假区暨年画文创产品研讨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研讨活动等宣传活动,做强做大城市文旅品牌,营造文旅产业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
据悉,绵竹市将进一步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全面落实“文旅争先”发展战略,做精做细旅游规划,建快建好重点项目,创优创美旅游环境,立足于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城市品牌美誉度,谱写文旅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